下载早报APP
|
每日新闻简报
|
违法删除
首页
下午察
彭博评论
社论
韩咏红
于泽远
叶胜舟
杨丹旭
陈国祥
沈泽玮
即时
焦点
人物
台海
评论
港澳
国际
国际时政
每日新闻简报
|
下载早报APP
联合早报
首页
>
评论
>
江敏华:美国压制中国大陆崛起的秘密武器:台湾企业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亚太地区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台湾企业的汗马功劳。凭借着冷战时期成功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成为当时阻止共产主义中国大陆扩张的经济堡垒。 后来为了响应美国将中国大陆纳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政策,台企又在大陆大规模投资。在这数十...
2025-11-05 08:10:54
郭兵云:特朗普东亚之行满载而归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底完成第二任期的东亚行首秀。他此行不仅在马来西亚成功促成泰国与柬埔寨达成和平协定,还加深美日同盟,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会晤,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可谓亮点纷呈、满载而归。 第一,促成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和平协定。特朗普在吉隆...
2025-11-05 08:10:50
吴俊刚:严厉打击伪装成蜜蜂的大苍蝇
让许多人惊掉下巴的30亿元洗钱案刚要淡出人们的记忆,不想更大的案件随即横空出世。主角也是来自中国福建,此君叫陈志,是柬埔寨太子集团控股(Prince Group)的创办人。 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宣布起诉现年38岁的陈志,指他涉嫌电信欺诈与洗钱,称他经营一个...
2025-11-05 08:10:47
张赢:中国出海企业的文化适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落脚。从金融科技到电商物流,从人工智能(AI)到消费零售,“出海”成了中国企业的新关键词。许多企业在本国已功成名就,来到新加坡后,也希望复制那套成功的公式。 初期的确顺利。团队成员多半来自总部,熟悉的节奏、...
2025-11-05 08:10:43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尽管要加棉花糖,但红薯是感恩节餐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它们营养丰富,能帮助身体系统运转,稳定血糖,甚至还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以下是红薯对健康的益处,以及《纽约时报》烹饪专栏为您准备的感恩节及日常创意食谱。 它们是电解质的天然来源。 红薯是钾...
2025-11-04 21:41:07
社论:美中阶段性止损不改变结构矛盾
美中领导人10月30日于韩国釜山举行峰会,同意贸易战休兵,各界虽然都松了一口气,但也明白这只是阶段性妥协,并没有真正化解双边关系的深层矛盾。白宫于11月1日发表声明,透露更多的会谈共识,印证了这一观察。声明显示中国的让步,比之前媒体报道的更多。白...
2025-11-04 09:15:08
刘汶錝:美食评论的分寸与厚道——从米其林小贩风波看网络时代味觉伦理
新加坡向来以美食天堂自居,小贩中心正是这片天堂的灵魂所在。这里不仅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更承载几代人的味觉记忆与情感认同。 然而,近期一名TikTok博主对某些米其林小贩“难吃”的点评,在网络掀起巨浪。有人赞他“敢说真话”,有人批他“缺乏尊重”。一...
2025-11-04 08:30:57
李太里:王大陆打不开的特斯拉车门谁打得开?
王大陆是谁?本地少看电影的人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他是台湾演员,多年前演出青春校园电影《我的少女时代》而为人熟知。还想不起来也没关系,就这个话题而言,知道他是个行动正常的年轻人就够了。 王大陆的负面新闻很多,最近一则跟他“打不开特斯拉车门”有...
2025-11-04 08:30:53
庄永康:台湾“光复”重点在脱殖
今年10月25日,沉寂25年的台湾光复节,又重新成为放假纪念日。台湾光复,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向盟军及中华民国受降代表陈仪投降,中华民国接收台澎金马治权,结束甲午战争之后50年的台湾日治时期。这一天,是1945年10月25日。 据闻今年的“台湾...
2025-11-04 08:30:50
蔡恩泽:今年诺奖三得主如何重塑经济学认知
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归属时,全球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迅速转向三位学者所构建的创新驱动型增长理论。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的研究成果,不仅解释...
2025-11-04 08:30:47
冯振豪:特习会为何没谈到台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面,这是一场全球关注的高峰会谈,关税、稀土、芬太尼、大豆、半导体、TikTok等都是中美两强的谈判焦点;然而,另一个最让人瞩目的课题——台湾,却不在特朗普和习近平的谈话里面。 两人会面以前,各...
2025-11-04 08:30:43
你真的会相信机器人来照顾你的晚年生活吗?
图像来源,Jodi Lai 在伦敦西北部的一间实验室里,三只黑色金属机器手在工作台上诡异地移动。 没有爪子或钳子,而是四根手指加一根拇指,缓慢地张合,关节位置精准。 “我们不是在造‘未来战士’,”制造这些机器手的“影子机器人”(Shadow Robot)公司主管...
2025-11-03 09:15:30
姚占新:从一条小路看新加坡式治理智慧
台湾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博士在《新加坡六十年:小国大智慧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新加坡在有限资源中寻找治理的平衡:以效率见长,又不失人本;以制度为骨,又不忘民意为魂。这让我想起2009年住在四美美景园(Melville Park)时的一件小事。 从美景园到淡滨尼2...
2025-11-03 08:30:14
苏刘迪生:苏林访朝展现竹子外交韧性
越南最高领导人、越共总书记苏林于10月9日至11日访问朝鲜,参加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纪念活动,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越共总书记访问朝鲜。适逢两国建交75周年,使此次访问更具自然正当性。越南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方针之一,是巩固传统友谊,作为“竹子外交”的...
2025-11-03 08:10:38
陈溪 王栋:美国试水走廊战略 重塑亚洲地缘政治
今年8月10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美国白宫签署和平协议,标志着持续数十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争端迎来转折点。在特朗普政府积极斡旋下达成的和平协议,决定修建贯穿亚美尼亚南部、长达43.5公里的赞格祖尔走廊(Zangezur Corridor),同时由美国...
2025-11-03 08:10:35
首页
3
4
5
6
7
下一页
热门排行
一周
一月
1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2
君不见:想象不可想象的惨痛画面
3
严孟达:乌云蔽日谁当擎天柱
4
伟达:美国的终极动力来自民主
5
纽时评论: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糟透了
6
黃义强:统计数字之外:谁在沉默中下注
7
金建国:马姆达尼走上社会主义死路
8
甄鹏:论文的署名争议——从杨振宁和李政道之争谈起
9
王庆民: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美国红色恐惧症消退和激进左翼崛起
10
社论:不懈努力应对内部政治张力
11
吉姆·奥尼尔:金价告诉了我们什么?
12
张立德:安华借稀土在中美间左右逢源
13
吴俊刚:全球宗教关系紧张对我国的冲击
14
许耀楠:马姆达尼现象:美国民主与自由的反讽
15
何清涟:特朗普捭阖世界风云 选民关心餐桌生计
1
纽时评论:中美距离战争仅一步之遥
2
韩和元:新一轮军备竞赛:谁是下一个苏联?
3
美媒:特朗普不只是输掉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4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5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6
美媒:处在中美“战场”夹缝中,亚洲各国寻求平衡
7
刘汶錝:91岁还在工作是赞歌还是警钟?
8
蔡恩泽:怎样看待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
9
伟达:特习会后的世界热点局势演变
10
江敏华:美国压制中国大陆崛起的秘密武器:台湾企业
7
郭良平:迟到的三中全会背后
8
评论:三中全会或可大刀阔斧终结楼市危机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9
郭良平:中共政治局首提“内卷”背后(下)
10
评论:以史为鉴以日为镜 中国两万多亿人民币的大手笔托市并非长久之计
11
郭良平: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突破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