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早报APP
|
每日新闻简报
|
违法删除
首页
下午察
彭博评论
社论
韩咏红
于泽远
叶胜舟
杨丹旭
陈国祥
沈泽玮
即时
焦点
人物
台海
评论
港澳
国际
国际时政
每日新闻简报
|
下载早报APP
联合早报
首页
>
评论
>
社论:加固职场的平等和谐文化
新加坡的职场文化,特别是公共服务领域,基本上沿袭政府治理的根本哲学,讲究唯才是用,能者当之,职场歧视问题并不突出,或者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相对而言,在私人业界,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力量明显不对称。 不过,现在客观情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年轻...
2025-11-07 08:10:34
白士泮石建政:智能代理支付掌握未来机器经济咽喉
在传统支付巨头努力改造现有体系以适应人工智能(AI)时代之际,一个更为原生的、为机器经济量身打造的支付基础设施蓝图,正由加密世界和科技巨头共同绘制。 支付系统的核心是信任。中世纪的圣殿骑士团用一张汇票,代替带着金银上路的风险,靠的是组织纪律和...
2025-11-06 10:10:29
刘梦熊:中美峰会和风与香港反美逆流
自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就像一头蛮牛闯入瓷器店,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世界各国包括自己的盟国、邻国发起空前规模的贸易战、关税战,美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更有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10月9日中国宣布对稀土、技术的出口实施全面管制之后,...
2025-11-06 10:10:21
马海云:马姆达尼击败两党垄断是纽约人的胜利
在一个非凡的选举之夜,纽约见证一场罕见的政治裂变,一次真正来自人民的胜利。当民主党候选人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获胜时,他不仅打破前纽约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及他盘根错节的政治与金融网络,还克服体制权力的合力——从白宫与华尔街...
2025-11-06 08:33:52
王俊南:创新药是中美科技竞争新战场
生物科技正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焦点。中国在2015年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旨在2030年前将创新药打造为自主创新的关键领域;美国视此为对它科技主导地位乃至国家安全的挑战。 创新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治疗机制、化学结构或疗效方面具有显著突破的药物。它...
2025-11-06 08:33:49
陈留俊:中美元首会晤的对位与错位
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元首会晤终于在万众瞩目中举行,世界各国的媒体、学者、政要都在试图解读其中的关键信息,及对国际社会可能的长期影响。毕竟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没有任何其他国际关系行为体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尽管对两国元首会晤的理解会有...
2025-11-06 08:33:46
社论:以开放思维保障食品供应安全
2019年,政府提出“30·30”宏愿,力争在2030年将本地农业产量,提升至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然而,过去六年,本地农产品整体产量始终未达国人10%的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风险与极端气候挑战,政府重新审视粮食安全策略,着力提升供应韧性。 永续发...
2025-11-06 08:33:42
陈柏珲:谁拥有我们的数据记忆?——AI时代的隐私新契约
你是否愿意让自己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或公开动态被用于人工智能(AI)模型的训练?这是今年科技界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大模型要成长,必须“喂数据”,而最有价值的数据往往来自人类的真实互动——语言、情绪、偏好与思维。问题在于,技术进步的脚步会否跨过隐...
2025-11-05 08:30:16
江敏华:美国压制中国大陆崛起的秘密武器:台湾企业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亚太地区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台湾企业的汗马功劳。凭借着冷战时期成功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成为当时阻止共产主义中国大陆扩张的经济堡垒。 后来为了响应美国将中国大陆纳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政策,台企又在大陆大规模投资。在这数十...
2025-11-05 08:10:54
郭兵云:特朗普东亚之行满载而归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底完成第二任期的东亚行首秀。他此行不仅在马来西亚成功促成泰国与柬埔寨达成和平协定,还加深美日同盟,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会晤,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可谓亮点纷呈、满载而归。 第一,促成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和平协定。特朗普在吉隆...
2025-11-05 08:10:50
吴俊刚:严厉打击伪装成蜜蜂的大苍蝇
让许多人惊掉下巴的30亿元洗钱案刚要淡出人们的记忆,不想更大的案件随即横空出世。主角也是来自中国福建,此君叫陈志,是柬埔寨太子集团控股(Prince Group)的创办人。 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宣布起诉现年38岁的陈志,指他涉嫌电信欺诈与洗钱,称他经营一个...
2025-11-05 08:10:47
张赢:中国出海企业的文化适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落脚。从金融科技到电商物流,从人工智能(AI)到消费零售,“出海”成了中国企业的新关键词。许多企业在本国已功成名就,来到新加坡后,也希望复制那套成功的公式。 初期的确顺利。团队成员多半来自总部,熟悉的节奏、...
2025-11-05 08:10:43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尽管要加棉花糖,但红薯是感恩节餐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它们营养丰富,能帮助身体系统运转,稳定血糖,甚至还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以下是红薯对健康的益处,以及《纽约时报》烹饪专栏为您准备的感恩节及日常创意食谱。 它们是电解质的天然来源。 红薯是钾...
2025-11-04 21:41:07
社论:美中阶段性止损不改变结构矛盾
美中领导人10月30日于韩国釜山举行峰会,同意贸易战休兵,各界虽然都松了一口气,但也明白这只是阶段性妥协,并没有真正化解双边关系的深层矛盾。白宫于11月1日发表声明,透露更多的会谈共识,印证了这一观察。声明显示中国的让步,比之前媒体报道的更多。白...
2025-11-04 09:15:08
刘汶錝:美食评论的分寸与厚道——从米其林小贩风波看网络时代味觉伦理
新加坡向来以美食天堂自居,小贩中心正是这片天堂的灵魂所在。这里不仅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更承载几代人的味觉记忆与情感认同。 然而,近期一名TikTok博主对某些米其林小贩“难吃”的点评,在网络掀起巨浪。有人赞他“敢说真话”,有人批他“缺乏尊重”。一...
2025-11-04 08:30:57
首页
3
4
5
6
7
下一页
热门排行
一周
一月
1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2
伟达:美国的终极动力来自民主
3
严孟达:乌云蔽日谁当擎天柱
4
纽时评论: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糟透了
5
金建国:马姆达尼走上社会主义死路
6
黃义强:统计数字之外:谁在沉默中下注
7
甄鹏:论文的署名争议——从杨振宁和李政道之争谈起
8
黄慧敏:高市早苗错在笑得太灿烂?
9
社论:不懈努力应对内部政治张力
10
吉姆·奥尼尔:金价告诉了我们什么?
11
张立德:安华借稀土在中美间左右逢源
12
彭涛:文科无用论的背后
13
吴俊刚:全球宗教关系紧张对我国的冲击
14
韩和元:以欧盟模式破局中美修昔底德陷阱
15
评论:量子科技比人工智慧(AI)更重要吗?
1
纽时评论:中美距离战争仅一步之遥
2
韩和元:新一轮军备竞赛:谁是下一个苏联?
3
美媒:特朗普不只是输掉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4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5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6
美媒:处在中美“战场”夹缝中,亚洲各国寻求平衡
7
刘汶錝:91岁还在工作是赞歌还是警钟?
8
蔡恩泽:怎样看待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
9
伟达:特习会后的世界热点局势演变
10
伟达:美国的终极动力来自民主
7
郭良平:迟到的三中全会背后
8
评论:三中全会或可大刀阔斧终结楼市危机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9
郭良平:中共政治局首提“内卷”背后(下)
10
评论:以史为鉴以日为镜 中国两万多亿人民币的大手笔托市并非长久之计
11
郭良平: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突破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