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云:特朗普东亚之行满载而归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底完成第二任期的东亚行首秀。他此行不仅在马来西亚成功促成泰国与柬埔寨达成和平协定,还加深美日同盟,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会晤,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可谓亮点纷呈、满载而归。

第一,促成泰国与柬埔寨签署和平协定。特朗普在吉隆坡亚细安峰会上迎来东亚行的开门红。10月26日,在特朗普与马来西亚首相安华的共同见证下,泰国首相阿努廷与柬埔寨首相洪马内签署《吉隆坡和平协议》。协议包括泰国释放18名柬埔寨战俘、部署东南亚观察员维持和平等关键条款。泰柬边境争端源于20世纪的领土遗留,近年因资源争夺屡屡擦枪走火,威胁亚细安稳定。在本轮摩擦爆发后,特朗普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成功斡旋。他先是以美泰军事同盟施压泰国,后承诺向柬埔寨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最终促成和谈。协议虽非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但特朗普承诺美方监督执行,为协议信用背书。

特朗普此举重塑美国在东南亚的形象。在拜登时代,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因阿富汗撤军而有所下滑。特朗普此次所扮演的“和平使者”角色,既拉近美国与亚细安的距离,又增强美国在湄公河流域的地缘影响力。

第二,深化美日同盟,加强对日本的控制。离开吉隆坡,特朗普于10月27日抵达东京,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他总统生涯第四次访日,也是成果最丰硕的一次。28日,在东京元赤坂迎宾馆,特朗普与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会谈。天皇德仁亲迎特朗普,午宴上高市早苗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场面热烈。双方确认加强美日同盟。日本承诺未来10年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AI)和国防领域。高市的投资承诺,既在个人层面逢迎特朗普,又在国家层面绑定美日的经济和安全命脉,日本的半导体供应链90%依赖美日合作。这强化日本对美国的战略依赖。军事上,美军基地牢不可破;经济上,日本企业赴美建厂,避免关税壁垒;外交上,日本追随美国“脱钩中国”。特朗普访问横须贺美军基地,更象征美日同盟亲密无间。特朗普访日,日本不但没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反而转向深度依附,为美国围堵中国筑牢东翼。

第三,习特会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特朗普此次东亚行的重头戏,是10月30日釜山习特会。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与习近平会晤,也是两人时隔六年后再次会晤。两人会晤约1小时40分钟,短于预期,但也表明双方将讨论范围限制在事先已商定的议题上。中国同意推迟本月宣布的五种稀土金属的出口管制。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做出承诺,美国则将把对芬太尼相关商品征收的20%关税减半,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57%降至47%。中国将立即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美国同意暂停将技术出口管制扩大至中国子公司的计划,双方也暂停互征港口费。特朗普于明年4月访华,习近平也在此后某个时间访美。特朗普还表明,中美同意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携手合作,但并未提及台湾问题。特朗普称会谈总体结果令人惊叹,声称此次会谈“满分10分,我给12分”。

可见,特朗普此次东亚之行可谓满载而归。与第一任期相比,他第二任期的外交经验更为丰富,此次东亚之行选择的访问顺序,显示他对地区格局有了较深的把握。在调停冲突、强化同盟、对华博弈等重大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特朗普的应对与第一任期相比,也更加游刃有余。一个外交经验更加丰富的反建制派强势美国总统,将深刻改变美国、东亚及全球局势的走势。

作者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