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亚太地区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台湾企业的汗马功劳。凭借着冷战时期成功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台湾成为当时阻止共产主义中国大陆扩张的经济堡垒。
后来为了响应美国将中国大陆纳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政策,台企又在大陆大规模投资。在这数十年中,台湾企业积累制造业方面的雄厚实力。这不仅让它们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在中国大陆崛起的过程中,助力美国维持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台美经济合作的互惠共赢
台美企业的亲密关系,在推动台湾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大陆成为“世界工厂”之前,台湾企业一直是美国市场廉价消费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且它们多数都在美国跨国公司品牌旗下,也借此被融入到更大范围的生产网络中。
台美成熟的商业关系不止惠及台湾经济,美国也借此重夺在全球电子消费品销售市场中的领导地位。美国跨国公司通过将零部件的制造和产品的组装外包给台湾公司,用最低的成本就获得台企的生产灵活性。之后,这些美国大企业靠着台湾公司,将制造业进一步外包给中国大陆大陆,规避很多可能由文化冲突与非监管性壁垒所带来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跨国公司通过掌握核心科技,在2014年至2024年之间,每年仅凭“知识产权使用费”,就可从台企获得20亿至50亿美元的收入。
从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看,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大量投资,确保后者遵循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支持美国自1980年代以来将中国大陆纳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战略。由于中国大陆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后,引发无法抑制的“中国大陆热潮”,台湾政府在1990年代也不得不放宽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限制。
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出口业做出巨大贡献。例如在2020年,中国大陆10大出口公司中有六家来自台湾。通过这些投资,台湾也成功将中国大陆融入台美工业合作关系之中,即美国提供关键科技与消费市场,台湾将重要的零部件运送至中国大陆进行最后组装。
然而,随着中国大陆致力于增强自身科技实力,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出现变化。美国对出口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产品等实施管制措施,并且对中国大陆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旨在将中国大陆重新拉回已运行数十年的、层级分明的生产体系中。在遏制中国大陆崛起以及振兴本土制造业的行动中,美国再一次得到来自台湾企业的助力,因为台企将投资撤离中国大陆的新策略,与美国政策近期的变化走向一致。
台资撤离大陆与台美关系再巩固
首先,如果中国大陆不再被包括在美台工业合作关系之中,它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将受到严重影响。自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美国对中国大陆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已经加速台湾企业撤离中国大陆的步伐。鉴于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出口的巨大贡献,台资的减少意味着中国大陆作为关键区域出口平台的重要性,也会随之减弱。
这一趋势很明显,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在美国消费者产品进口总额中,中国大陆商品的份额从2018年的39%,下降到2024年的27%,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份额,则从21%增加到27%。
除了高关税外,美国还禁止台湾向中国大陆出售先进半导体,这可能也会削弱中国大陆的高科技产品组装产业。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的制造业总出口中,高科技产品的比率从2020年的31%,下滑到2023年的27%。
对此,中国大陆近些年来将主要出口市场,转移到像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大陆家,减少关税的冲击。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在美越关税协议中,提到对在越南的“转口商品”要征收40%的关税。
其次,台湾企业近年来响应白宫的工业政策,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这也让美国成为台湾目前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台湾经济部预测,从2020年到2025年,台湾21%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流向美国,高于对亚细安国家的19%以及对中国大陆的15%。
对美国OFDI的增长主要源自半导体行业,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台积电在美国的1650亿美元投资。这个数字不仅是美国历史最高,更重要的是,会让美国在全球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份额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预计到2032年,美国制造10纳米以下先进半导体的能力,将达到全球产能的28%,而这一数字在2022年为零。
从贸易数据上来看,除了投资目的地的转移,台湾对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发生变化。台湾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至8月,美国已经超越中国大陆与香港市场,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台湾出口总额的30%;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的份额则降至27%,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时则是44%。
特朗普的战略:用关税重塑全球出口格局
虽然台企的及时调整,帮助它们缓解来自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但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台湾能否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成为受益的一方。
东南亚国家被征收高额关税后,台湾企业在当地制造业的利润将下滑,即便如此,台企可能也不会再迁回中国大陆,因为那里面临更高的关税。
这意味着台湾与亚太地区的商业关系,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大部分商品的最终出口市场还是美国,所以那些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将成为新的区域出口平台。美国与这些出口国家所制定的贸易协议,将发挥重塑区域生产网络的关键作用。对于台湾来说,美国对各个国家征收不同额度的关税,也将成为台湾企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时的重要风向标。
总而言之,在过去几十年中,台湾企业灵活的运营方式和敏捷的商业策略,令美国的外交政策获益良多。接下来,美国将持续重振本土制造业,并与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而台湾商人近年来的投资决定,表明他们将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是美国华盛顿东西方中心兼任研究员
陈瑞德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