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就像一头蛮牛闯入瓷器店,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世界各国包括自己的盟国、邻国发起空前规模的贸易战、关税战,美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更有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10月9日中国宣布对稀土、技术的出口实施全面管制之后,美方勃然大怒,强硬宣布从11月1日开始,对中国进口货品加征100%关税。
正当全世界担心中美经贸关系会否走向“脱钩断链”之际,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特朗普借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举行之机,于釜山进行1小时40分鈡的会谈。双方经过坦诚、友好、务实的沟通,成功地在稀土出口管制、农产品交易、芬太尼前期原料出口控制协作、船舶港口泊位费、取消关税加幅并向下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初步框架协议,及时为恶化中的中美关系止损。习近平特别指出:“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总统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中美两国应当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特朗普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乐观,赞扬中美峰会“非常成功”“意义非凡”,并宣称如果以10分为满分的话,他会给习特会打12分!满意程度溢于言表。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又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两国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因此,中美究竟是对手还是伙伴?是敌人还是朋友?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两国福祉,也关乎世界各国福祉。
这次中美元首釜山峰会,习近平指明了“做伙伴、做朋友”的方向,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后果;特朗普则推崇习近平是“伟大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我们关系非常好”。可说中美关系有望止跌回升,渐回正轨。
必须指出,习近平在事隔六年后与特朗普再次会晤,对中美关系所吹的和风不是偶然的,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突变。这其实是中国领导人改革开放以来一以贯之的态度。大家不妨打开《中国政府新闻网》,今天仍赫然在目有如下论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努力促成党内共识,即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定要搞改革开放,而开放和引进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因此,改善和发展对美关系,是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冷战格局下确保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
由此可见,中美釜山峰会的成果不仅是两国贸易战、关税战的握手言和,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继续深化改革、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强烈讯息。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一左二窄”错误思潮影响下,对中央的对美政策“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不是充当中美大国博弈的缓冲区,相反成为反美的前哨阵地。例如,2022年8月初,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到访台湾17个小时。对于这种干涉中国内政、有违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挑衅,自有中国外交部发出严正抗议,中央媒体作出强烈谴责。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领导人都恪守本份,尊重中央外交事权,倾听中央表态;唯独香港,完全无视《基本法》第13条外交由中央负责的庄严规定,香港特首、司长、局长、立法会议员“反美斗士”上身,倾巢出动发表慷慨激昂的“反美宣言”,还动员建制派社团去美国总领事舘门外示威(此动作在大陆各城市并无出现)。
又如,今年3月13日开始,香港《大公报》莫名其妙对长江和记将海外23个国家中43个港口的199个码头经营权,出售给在中国有广泛投资的美资贝莱德牵头财团的交易展开文革式批判,污蔑长和是什么“通敌”“资敌”“给敌人递刀子”云云,直言不讳把美国及美资财团定性为“敌人”。再如,今年4月15日,国务院港澳办负责人发表谈话,通篇不提《基本法》,不提“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却指责“美国是破坏香港法治秩序、人权自由、繁荣稳定的最大黑手”;《大公报》更是引申为“最大敌人”;此前传达大陆政府二十大精神时,港澳办负责人也是鼓吹香港“要和美国西方外部势力作不调和斗争”云云。此外,今年9月下旬,香港的左派官媒借口美国新任驻港总领事招待会邀请的宾客中有陈方安生、刘慧卿两位公民出现而大光其火,大加鞭挞,然而却提不出任何证据,她们彼此的寒喧有哪句话“干涉中国内政”,有哪句话“煽动反中乱港”,结果引起美国国务院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作为《基本法》规定“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香港,比起内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任何城市更为反美,与习近平所讲的中美两国应该“做伙伴、做朋友”的宗旨南辕北辙,真是咄咄怪事。
然而,与中央的对美关系主旨背道而驰的香港极左反美,终于结出恶果:一年多前,时任美国总统拜登根据《2024年国防授权法》,将香港列入“海外敌对势力”黑名单;去年9月,美国国会动议要取消香港驻美国华盛顿、纽约、三藩市的三个经济贸易办事处;此前美国亦宣布取消《美国—香港政策法》对香港的区别对待和优惠政策。在此影响下,欧盟议会也通过决议,计划取消香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独立关税区地位。
三年多前,习近平访问香港庆祝回归2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一再强调:“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要达成这一目标,首要前提是香港本身要获得以美国及发达国家盟友为主体的国际金融持份者、国际贸易经营者、国际航运大客户对香港自由法治环境的认同,肯来香港投资、经营、合作、上市才行。香港实行左的一套反美政策,只会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令以美资为首的外资基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危邦不入的教诲而陆续撤离香港,令新加坡、迪拜等其他亚洲金融中心渔翁得利。香港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最终成为人们嘲笑的“国际金融中心遗址”。
希望中美两国元首釜山峰会的和风,能吹散香港的极左反美逆流,令香港拨乱反正,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桥梁、纽带,对美国西方招商引资的通道、超级联系人,在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中国的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
作者是百家战略智库主席、曾任中国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