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海一场长寿与抗衰老会议上,与会者体验低温疗法舱。

当国家电视台的麦克风最近捕捉到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私下畅谈活到150岁甚至永生的可能性时,许多人忧心忡忡地表达了自己的惊愕。

但在位于中国南方城市深圳的长寿药物初创企业Lonvi Biosciences的实验室里,却没有人对此大惊小怪。“活到150岁绝对是现实的,”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吕庆华说。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葡萄籽提取物中化合物的抗衰药丸。“几年后,这将成为现实。”

他对现代医学能否完全战胜死亡持怀疑态度——普京说通过器官移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他认为,长寿科学发展得如此之快,即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可能成为现实。

他预言:“在五到十年内,不再会有人得癌症。”

近年来,对长生不老药的探索受到了彼得·蒂尔等美国科技亿万富翁的热烈追捧,而这一追寻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它始于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不死药。为防万一,他还下令建造了数千具兵马俑,以便在他死后在坟墓里保护他。

这位皇帝死于49岁,死因可能是服用抗衰老药物导致的汞中毒。

吕庆华在Lonvi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工作。

该公司生产的原花青素C1胶囊盒装产品,据称含有能清除人体内所谓“僵尸细胞”的化合物。

从一开始,长寿业就笼罩着一股江湖术士的气息。但是,来自国家和私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和公众日益高涨的兴趣已经把它变成了一个合法的、有时还利润丰厚的医学分支。

渴望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方面赶上并尽可能超越西方,因此将长寿产业列为国家重点,投入数十亿资金用于相关研究及商业化应用。

“他们进步得非常迅速。几年前,这里什么都没有,西方仍然遥遥领先,”哈佛医学院教授瓦迪姆·格拉迪舍夫说。他在长寿方面进行过开创性的工作,包括一项将年老小鼠的循环系统与年轻小鼠连接起来,延长年老小鼠预期寿命的实验。

他在最近一次前往中国参加两个科学会议时说,中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迅速赶上”。

据《人民日报》报道,去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五岁。

但这一通过医疗保健和生活方式的持续改善所取得的成就仍落后于日本近85岁的平均寿命,更远未达到提到的150岁。

抛开这段被麦克风录下的热议闲谈,中国对延长寿命的热情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增长,经济繁荣使数亿人拥有了超越日常生存所需的时间与财富。

乘势而起的上海企业时光派便是例证,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以销售膳食补充剂起家,现在组织科学会议,出版杂志《慢衰老,益生活》。

9月在上海举办的长寿与抗衰老会议上,一个推销“永生岛”的展位。

“以前在中国没有人谈论长寿,只有富有的美国人(才谈论这件事),”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甘宇(音)说。“现在很多中国人对此感兴趣,也有延长寿命的经济实力。”

最近,时光派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国际会议,会上中外科学家展示了研究成果,商家也在兜售抗衰老面霜和药水、枸杞、低温舱和高压舱以及其他据称可以延缓衰老的设备,人们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总部位于上海的瑞健未来公司声称“科技可以阻止衰老”,他们邀请潜在客户进入一个看起来像电话亭的设备——一个温度降至零下128摄氏度的低温设备。来自中国东北、从事长寿生意的企业家伊沃·余(音)走了进去,几秒钟后就跳出来,冻得瑟瑟发抖。他还参观了该公司的“抗衰老魔法盒”。他没买东西就走了。

医疗保健公司循上在中国成都经营着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长寿医院”,该公司宣传“永生岛”概念,但承认它们还不存在。该公司的创始人李达乐对“永生岛”的具体形态含糊其辞,仅表示它可能是在一个充满异域风情地方提供血液检测等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豪华健康水疗中心。

但这次会议也吸引了一些严肃的科学家,比如哈佛大学的格拉迪舍夫和德裔美国抗衰研究人员史蒂夫·霍瓦特。霍瓦特是该领域的传奇人物,发明了第一个“衰老时钟”,用来衡量衰老的生物标志物。

霍瓦特说,长寿科学曾充斥着令众多正规科学家反感的“荒诞主张”,但近年来已经看到了“巨大的进步”,包括在中国。“再也没有人在科学会议上认真谈论永生了,因为这太荒谬了,”他还说。

然而永生概念仍作为营销工具存在。专注于长寿项目的新加坡投资基金不朽真龙由来自中国的年轻企业家王伯洋(音)经营,曾探索低温保存、器官3D打印及“全身替换”等商机。

深圳的长寿创业公司Lonvi Biosciences的目标更为务实。

在上海的科学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原花青素C1(PCC1)——通过选择性地杀死衰老细胞和保护健康细胞来延长小鼠的寿命后,Lonvi于2022年在这座毗邻香港的中国城市边缘的一座商业大楼里开设了一个实验室。(Lonvi与上海的科学家团队没有关系。)

用这种化合物治疗的小鼠的生命周期延长了9.4%,自治疗开始起寿命延长幅度高达64.2%。

这些具有开创性的发现于2021年发表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但在9月,该期刊发布了一份编者按,提醒读者注意“数据中的错误”,尽管它没有撤回这篇文章。随后的研究,包括日本的一项研究,都支持了最初的结论。

巴兹拉伊长寿咨询公司的创始人、美国医生戴维·巴兹拉伊说,把对小鼠有效的方法应用到人类身上需要长期而严格的试验,并且人体应用往往效果不佳。他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雷帕霉素,这种化合物已被证明能够“有力地”延长小鼠和其他动物的寿命,但对健康成年人的影响“不确定”。

他说,中国“在制度和政策层面越来越重视长寿和衰老生物学”。但是,他补充说,“强烈的科研意愿并不能保证研究始终保持高水准或成功转化。挑战不仅在于做更多,更在于做得更好。”

9月,上海一场长寿与抗衰老会议上,与会者正在体验低温疗法舱。

葡萄籽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西方和中医中一直很受欢迎。但Lonvi公司声称,他们已经在其中分离出了能够“杀死僵尸细胞”(不死亡且损害健康细胞的衰老细胞)的分子,并找到了一种方法来生产含有这些分子的高浓度胶囊。

“这不仅仅是又一颗药丸。这是圣杯,”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叶子壕?说。

Lonvi称,它的药片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医疗保健,可以帮助人们活到100岁甚至120岁。

加利福尼亚州一家致力于衰老研究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巴克研究所的副教授戴维·弗曼说,中国的药“看起来很有希望”,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他说,巴克研究所将开始试验,以“证明有效性并验证”该公司的“先前的发现和主张”。

叶子壕仍然看好这个巨大的市场,不仅是有钱人,还有他们的宠物。

他援引中国首位皇帝的典故表示:“富人就像秦始皇,他们寻求永生——或者至少是长寿。”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