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国际质疑声下中国力挺 缅甸能靠大选突破困局?

战火中的缅甸,要举行大选了。但政治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场伪选举,只是为了让军方的统治合法化,并不是真的要还政于民。国际社会包括亚细安认为,缅甸仍然暴力频发,还不是时候举行大选。

然而,缅甸的两个主要邻国中国和印度,都没有对缅甸大选表达明确的反对;在缅甸看来,没有反对,就是支持。

5月9日,中国元首中国元首和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庆典时举行会晤,中国元首向敏昂莱表达“中方支持缅甸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维护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稳定,稳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中国没有明确支持缅甸举行大选,而是支持缅军推进他们的国内政治议程。

8月14日,缅甸外交部长丹穗到云南省安宁市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外长会,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丹穗时说:“中方支持缅方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发展道路,支持缅方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统一,支持缅方稳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将一如既往为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丹穗邀请中国派团到缅观察大选,王毅没有表明支持与否,而是希望缅甸通过大选实现三方面目标:“一是国内和平,各方停战止戈,根据人民意愿治理国家;二是民族和解,构建最广泛统一战线;三是社会和谐,推进震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敏昂莱和印度总理莫迪8月底在北京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莫迪只说选举必须公平包容,并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事后在脸书发文说,他和敏昂莱也谈到两国在稀土领域存在加强合作的“巨大空间”。莫迪这番话可能戳中中国的神经末梢,因为缅甸的稀土几乎全部出口到中国,尤其是主要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中重稀土,帮助中国确保中重稀土的稳定供应、自主权乃至话语权。

8月31日,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左)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中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场边举行会晤。两位领导人谈到缅印在稀土领域存在加强合作的“巨大空间”。(路透社)

学者:北京支持缅军 以保护自身核心利益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事实上是支持缅甸举行大选的。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管孙韵指出,缅甸内战持续五年已陷入僵局,缅军和反对派都无法推倒对方,缅甸必须找到替代方法,才能走出当前困局。

“考虑到北京认为缅甸军方无法完全退出国内政治,解决方案只能是渐进式改革,而非彻底革命。有组织的选举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关注缅甸问题的独立分析师马修森(David Mathieson)说,中国支持缅甸选举,绝对不是出于民主动机,而是把选举当作帮助缅军摆脱政治僵局的手段。

事实上,一个相对稳定的缅甸,比一个四分五裂的缅甸,更加符合北京在东南亚的核心利益。

北京的核心利益要包括:保障能源与通道安全、维护“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与在缅中资企业安全、打击针对中国公民的跨境诈骗与治安威胁,以及通过稳固经贸与安全联系限制西方影响、维护地区战略利益。

2023年底,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结成“三家兄弟联盟组织”,在缅甸多地给缅军构成强大的挑战,带动其他民族地方武装和影子政府武装力量的士气,缅军接连失去对许多土地的控制权。内战似乎有即将推翻缅军,成功实现革命的势头,但也可能从此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这样的缅甸不利于北京在缅的利益,尤其是中缅油气管道、皎漂港等中国投资,以及缅甸境内电信诈骗园区崛起,中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面临严重挑战。中国在若开邦主要城市皎漂有几项关键投资,包括大型深水港和从皎漂港到云南省昆明市的石油管道。在内战中,若开军控制了若开邦几个主要城市,若北京不插手,中国在若开邦的利益可能受损。

此外,缅军若对领土失去控制权,加上缅军和各方民地武对战争资金的需求,将促使各方力量默许跨国犯罪团伙设立一个又一个的电诈园区,以从中染指利益和资金。如今,电诈已恶化成难以根除的国际犯罪肿瘤。

缅甸内战导致缅甸各地出现工业规模的电信诈骗活动,电诈园区已恶化成难以根除的国际犯罪肿瘤。缅军最近打击位于缅泰边境地区的KK园区。(法新社)

分析:缺乏对话与和解 缅甸和平前景不容乐观

国际危机组织缅甸事务高级顾问霍西(Richard Horsey)认为,中国希望缅甸通过选举,能让局势更稳定一些,也更可预测,而不是继续处于紧急状态。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亚细安研究项目主任林薇伶指出,中国寻求让缅甸在制度和程序上维持某种程度的正常化,以确保政府能正常运转。

换言之,一个稳定和能正常运转的缅甸,中国在缅的利益才不会受到更大的干扰。

然而,缅军推动的选举没有经历包容性对话和全国大和解,也没有解决内战的核心矛盾,因此选后能否带来和平与稳定,是一个大问号。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刘惟诚认为,北京若要推动缅甸实现实质和平,应促成缅军、反对派与民地武的三方对话,并向缅军施压要他们允许流亡国外的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参选,以提高大选合法性。

不过,民族团结政府已明确拒绝参加由军方主导的选举,并指这是伪选举,缅军也已强制解散翁山淑枝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所以要缅甸各方推进包容性对话,几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北京支持缅选举 专家:或将削弱亚细安调解地位

中国对缅甸的支持,还体现在双方的交流互访日益加深。今年5月,中国元首与敏昂莱在莫斯科会晤;8月底,敏昂莱以代总统身份,受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九三大阅兵。敏昂莱事后满怀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是他多年来12次访华行程中最成功的一次。敏昂莱的言语,透露出他2021年因发动政变被国际社会孤立以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紧接着在9月,缅甸总理纽梭参加中国—亚细安博览会,期间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会晤;缅甸建设部长苗丹出席中国—亚细安建设部长会议,见了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长倪虹;缅甸国防部长貌貌埃受邀出席北京香山论坛,与中国防长董军会晤。这些双边互动,给予敏昂莱政府急切想要的国际认可。

9月18日,缅甸国防部长貌貌埃(左)受邀出席北京香山论坛,他发言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聂送来握手。据报道,貌貌埃也参观了北京的先进军事技术公司,考察了无人机生产、航空技术设备、电子战系统和防空技术武器。(法新社)

中缅日益热络,使得亚细安的被边缘化格外凸出;或者说,凸显了亚细安对缅甸问题的无可奈何。

亚细安在2021年4月提出缅甸问题五点共识;四年多过去了,五点共识始终停留在纸面。亚细安解决缅甸问题的努力陷入停滞,暴露出对缅军政府缺乏实质影响力。

中国对选举的支持,既可能为缅甸缺乏包容性的政治进程披上正当性外衣,也进一步削弱亚细安的地位和解决内部问题的能力。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研究员庄志昭受访时说,如果亚细安能够在争取缅甸各方停火或在达成和平协议中发挥引导作用,中国未必会削弱亚细安;但若北京绕过亚细安单方面斡旋,则势必导致亚细安作用的弱化。

独立分析师马修森批评亚细安在缅甸问题上“有气无力”“毫无牙齿”。“如果中国在缅甸问题上取得更多进展,亚细安也无权恼怒,因为它在区域问题上的努力几乎毫无成果。”

与亚细安经贸往来紧密 给予中国更大主导空间

北京插手缅甸问题的“底气”,主要来自经贸与地缘格局。拉曼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刘惟诚指出,中国与多数亚细安国家有紧密的经贸往来,这些都是重要政治筹码,给了中国更大的主导空间。

而亚细安国家普遍在中美之间奉行平衡外交,北京因此有理由判断,它可以在政治层面对缅做出更多试探性操作,不会牺牲与亚细安各国的关系。

亚细安虽希望推动缅甸的和平进程,但实际上缺乏与军方直接沟通的有效途径。反观中国,不仅与军方相互熟悉,往来密切,还能接触部分反军政府力量,对民族地方武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不过,亚细安也并非一无是处。

缅军方在意亚细安态度 盼获区域最低限度认同

刘惟诚指出,缅甸军方事实上在意亚细安的态度,希望在区域层面获得最低限度的认同。从缅甸每年仍派非政治代表出席亚细安会议及峰会,便可看出这一点。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平台“和平与冲突解决证据平台”( The Peac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Evidence Platform)在一份政策简报中建议,尽管亚细安受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制约,但仍可在军政府作出符合五点共识的行动时,通过加强外交沟通、制度化激励与国际伙伴协同施压等方式,推动缅军落实五点共识。

7月11日,缅甸外交部代理常任秘书觉牛乌在吉隆坡会议中心出席第58届亚细安外长会议。(法新社)

家园遭战火蹂躏 青年为躲征兵剃发“出家”

天刚蒙蒙亮,木木(化名)披上出家袍,带着24万缅元现金,坐上定期开往仰光的巴士。将钱递给关卡人员时,他的心跳得很快,默默祈祷贿赂能够奏效。

此前一天,缅甸军队闯进村子抓捕壮丁。木木躲在木屋下的洞口里,双腿控制不住地颤抖,只能努力屏住呼吸,避免被人发现。

吼叫和哭喊声渐渐远去后,木木哭着打电话给在新加坡的姐姐欣欣,他说,堂兄弟被军队抓走了,家里太不安全了,他好害怕。

欣欣受访时说:“我很庆幸弟弟没被抓走,但也感到很无助。感觉除了每个月汇钱回家,我什么都做不了。我能做的只是不断安慰他,支持他立刻逃到仰光。”

20多岁的欣欣(化名)来自缅甸马圭省,父母皆为农民,下有弟弟妹妹。她是令家人骄傲的家中第一个大学生,梦想毕业后进入政府医院工作,但政变和内战毁了这一切。2023年,她来到新加坡做家庭帮佣。

受访者欣欣提供的照片显示,缅甸马圭省的一个村子遭缅军投弹,村内几处民宅被炸并起火烧毁。(受访者提供)

自军方2021年推翻翁山淑枝领导的民选政府以来,缅甸深陷内战。去年,反军政府武装和民地武取得一系列胜利,迫使损失惨重的军政府不得不抓壮丁补充兵源。

20来岁的木木身材高大,“是军队最想抓走的年轻人”。为了保护他,早已听闻风声的家人在木屋下挖好洞藏匿木木,又听说军队不会抓和尚,于是给他剃了光头,并准备好出家袍。

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村子里有约35人被带走,包括欣欣的一个堂兄弟。“我至今不晓得他的下落,完全没有消息。”

中国去年底插手缅甸问题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势。今年4月,经过中国软硬兼施,果敢军将缅北掸邦的重镇腊戍交还给军方。8月18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宣布,大选首阶段将从12月28日开始。

缅甸军方将大选视为“通往和平与民主的道路”,国际社会则批评这是军方固化权力和排除异己的手段;对普通民众来说,这只是五年来又一无用的插曲。

被问及对大选有什么期待时,欣欣不断摇头摆手。“这场选举就是作秀,根本无法改变什么,没有用的。”

尽管经济上宽裕很多,但远离家乡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出入境管控收紧,欣欣来到新加坡后还未回过家,木木出国打工的愿望也暂时搁置。据她说,缅甸国内的经济和治安愈发糟糕,村子被烧毁,农田被破坏,军方肆意对人民开枪。

不过,欣欣仍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人们都在为革命努力,缅甸一定会重新拥有和平。她期待回家与亲人团聚的那一天,到时她会开一家药店,实现当年的梦想。

缅甸2021年发生政变后陷入内战,民众普遍生活在暴力冲突与恐惧之中。在中部曼德勒地区的彬乌伦(Pyin Oo Lwin)一带,早前曾有反抗组织对缅军展开攻势,但军方执行收复行动后,已重新控制当地。(法新社)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