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4月2日宣布向世界各国加征 “解放日关税”,至今半年多,人们之前所预料到的负面效应,终于在美国国内显现,通货膨胀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也迫使特朗普不得不赶快采取补救措施。
11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立即取消牛肉、番茄、咖啡、香蕉等一系列农产品的进口关税,旨在降低食品杂货价格。物价高企加重生活负担,已引起美国民众的焦虑。特朗普此举逆转他先前坚称关税不会导致物价上涨的论调,也是向经济现实低头了。
关税负面效应为什么时隔约半年才显现?一般的解释是,当初美国的进口商赶在关税实施前大量进货,加大库存,以应付一时之需。但现在库存终于枯竭,再进口补货就非面对成本提高的问题不可,成本增加,只能转嫁给消费者。
特朗普一贯的手法是甩锅前朝的民主党拜登政府,一切的问题和罪过都是拜登政府造成或留下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他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民主党人讥讽说,明明是特朗普引火自焚,却还反过来邀功,说自己灭火有功,真是……
狡辩符合特朗普的性格,改变对他来说是灵活性。但就事论事,他的这一政策U转,至少说明两个道理。第一是一刀切加征进口关税必然要导致物价上涨,税率越高,物价上涨对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就越大。这原是经济学101常识,但特朗普为了兑现给富人和大企业减税的竞选承诺,别无他计,只能用加征进口关税来填补减税的税收损失。
这次得到关税豁免的农产品,在美国的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必须大量依赖进口。它们包括椰子、坚果、鳄梨、黄梨在内的数百种农产品。关税减免措施生效日期回溯至纽约时间11月13日零时01分(新加坡时间11月14日下午1时01分),也属罕见之举,说明民众的反弹强烈。关税飞镖看来已成了回旋镖,白宫察觉到形势不妙,因此火速出手试图缓解民怨。
第二,美国要 “取消”其他国家,或是在经贸上与中国、巴西、墨西哥等等国家脱钩是不可能的。就以美国人天天要消费的咖啡等各种农产品来说,全靠美国自己生产行吗?极端气候和产量供不应求本已导致咖啡豆价格近两年大涨,今年首九个月涨幅近19%。特朗普对全球最大咖啡出口国巴西,祭出高达50%的对等关税率,自然要让美国消费者的处境雪上加霜。
美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并不具备像中国那样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各种条件。美国的资本家唯利是图,而且图的都是大利,不是小利。所以,他们很早就鼓吹全球化,把生产线移到能提供廉价劳力的地方,一面避税,一面也赚取更大的利润。
其次,他们也把所有只能赚取蝇头小利和对环境污化程度高的产业外包给其他国家,然后才从这些国家进口所需,也是削减成本的聪明做法。很多只能赚取小利的产业就这样被中国接过手。不想若干年后,却形成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不仅对中国脱钩不得,制裁无效,反被牵制,稀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不过,美国的既得利益集团现在却反口咬定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等国家占了美国的便宜,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美国民众一直就是活在资本家和既得利益阶层和所谓“深国”的虚幻叙事中,一次又一次吃了画饼。资本家把劳力密集的工厂搬到国外以求利润最大化,失业的工人却傻乎乎地相信是中国人抢走他们的饭碗。真是呜呼哀哉。
在平常生活中,美国人也早已习惯众多来自中国和他国的价廉物美日用品,如家居用具、衣着、鞋子、帽子、玩具,以至圣诞树等等。一刀切加征进口关税,就是加重民众的生活压力,必然导致反弹。为选票考量,特朗普岂能不大转弯!
不过,经此一番折腾,相信现在很多美国选民也搞清楚关税是什么东西。不少美国人当初乍听对等关税,还真信了特朗普的说辞,以为进口关税是由他国的公司支付的,现在才晓得,原来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才是冤大头。由此可见,这些美国人的常识有多贫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平均教育水平较高的新加坡人,一听关税就知道不是好东西,也知道它必然要影响我们的出口,甚至改变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事实确实如此。有观察家指出,特朗普关税已导致 “去美国”现象,因为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盟邦,忽然间都被一记当头棒喝惊醒,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美国篮子里。各种新的多边贸易安排也随之出现。这是特朗普关税所引起的更大反弹——国际性的反弹。
毕竟绝大多数国家都得靠贸易为生,也认为自由贸易才符合各国的利益。因此,正确的做法不是实行保护主义或树立关税壁垒。但面对一个超级强国的独断独行,各国政府纵有莫大的挫折感,一时之间似乎也束手无策,只能百般不愿进行双边谈判。但定下神来,自然就会想到必须另谋出路,而不是坐以待毙,或是任由宰割。
更大的国际反弹也许还在后头。一些相对具体的 “国际减美国”贸易合作倡议已经出现。除了小众的区域合作,更大胆的设想也开始引人注目,如加拿大总卡尼倡议,世界上那些最大的贸易集团如欧盟和《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可以联合组建一个新的多边联盟。
世界贸易组织因为美国一直在作梗而步履蹒跚,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鲁格(Anne Osborn Krueger)不久前就撰文倡议,世贸组织成员也可以另外创建一个新的全球贸易组织(Global Trade Organization),采用世贸组织协定条款并纳入争端解决机制等现有做法。任何愿意遵守这些规则的国家都可以加入。
她说,如果欧盟和《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成员国愿意加入,包括韩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很可能也会加入。至关重要的是加入程序应保持简单,确保世贸组织规则的连续性。随着世界上大多数贸易国联合起来,世贸组织的大部分实用价值将得以保留,直至美国决定改弦更张。
当然,要落实这类倡议不容易。鉴于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盟和日、澳、韩等国)的领导人,都不敢触碰世界最有权势的总统的逆鳞,目前只能驯服顺从,但对特朗普而言,人心离散看来已难挽回。同时面对国内外迎面而来的回旋镖,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强势,或许已开始转变为颓势。如果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无权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为由征收关税的话,那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