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南亚经济迅速崛起的图景中,越南常被视为“后中国制造”的接力者。越南革新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套复杂甚至阴暗的资本积累机制正在悄然运作。灰黑产业正在以一种“非正规却关键”的方式,参与塑造越南的现代化图景。越南的灰黑经济有多个表现层面,呈现出从生活边缘到网络空间的双重延展。
灰黑经济并非越南特有现象,却表现出特殊的制度张力与社会惯性。越南灰黑产业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多重因素叠加的产物。从历史经验看,任何形式的原始积累都伴随某种程度的暴力、掠夺与剥削,越南也不例外。尽管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但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巨大,部分边缘群体缺乏稳定收入来源,为灰黑产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越南地理位置是东南亚灰黑经济的交汇点。西哈努克港(柬埔寨)、金三角(泰国/老挝/缅甸交界)等“黑产腹地”,对越南形成辐射效应,不少犯罪技术和洗钱方式被复制、移植至越南本土。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治建设仍待加强的背景下,一部分见不得光的资本成为原始积累的引擎。
越南灰黑经济的存在,既是市场自身适应性的表现,也反映出制度转型的滞后与治理能力的不均衡,既是越南发展阵痛的一部分,也关乎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败关键。近年来,越南灰黑经济涵盖非法博彩、电信诈骗、网络洗钱、“换汇跑分”与地下借贷等多种业态。这些非正式资本表面上游离于经济体系之外,实则与正规经济互嵌交错,成为越南部分地区财富快速积累与私人资本扩张的重要渠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灰黑产业资金通过房地产、餐饮连锁、初创企业投资等方式实现洗白,再转化为城市化、消费化和创业化的表征。这种“非正式资本—合法表征”的路径,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越南新兴中产和资本阶层形成的隐秘推力。
在一些旅游重地,如岘港、胡志明市,地下色情产业在经济压力和执法宽松的双重夹击下泛滥。更令人担忧的是,涉及未成年人和跨国人口贩运的案件逐年上升。越南女性被贩卖至日本、韩国等地从事性服务或强迫婚姻,形成一个跨国链条。由于正规金融体系监管严格,不少灰黑产业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或数码货币渠道绕过追踪,比特币等成为洗钱工具,一些币圈交易所暗中为非法资金提供流通通道,使得监管难度陡增。
在越南北部与老挝、泰国接壤地带,一些地下实验室偷偷制造合成毒品并走私至全球多国。越南本土毒品问题也在加剧,青少年吸毒率持续上升,社区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灰黑经济并非完全隐藏于制度之外,恰恰相反,它与制度形成某种“默许式共存”关系。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治理体系尚未完全现代化,官僚系统在地方层级中仍存在明显腐败容忍度。在许多地方官员眼中,灰黑经济是就业吸纳器,也是地方财政的“隐性调节器”。
地下经济迅猛扩张,既是经济转型与制度缺位的副产品,也暴露出越南在区域治理、社会结构及国际合作方面的多重问题。
作者是成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