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会寻求以科技自强破内外困局 张升民升任军委副主席

在中美科技战和贸易战升级至长期高压式战略博弈之际,中共四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五五”(第十五个五年,2026年至2030年)期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坚持扩大内需等,意在摆脱对美国科技与市场依赖,同时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转型,以破除国内外两大困局。

长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评估,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强调要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保持战略定力,“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受访学者向《联合早报》分析,中共表明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未来产业,以及乐观看待下个五年“危中有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不变,是贯穿四中全会公报的两大基调。

在人事方面,原本七人班子的中共中央军委在三名将领落马后,未进行大调整。唯一变动是,军委委员张升民升任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领导人、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续任,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续任军委委员。

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张升民在星期四(10月23日)闭幕的四中全会上,获提拔为中央军委副主席。(新华社)

为期四天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星期四(10月23日)在北京闭幕。根据新华社发出的全会公报,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领导人受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肯定十四五时期,中国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并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展望下个五年,全会提出的五项根本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

全会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放在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首位,公报10次提及高质量发展,释放强烈政策信号。

为达至目标,全会部署12项具体任务,首三位为: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向《联合早报》分析,十五五规划有两大任务主线,一是通过科技自强赋能产业发展,破除中国国内外两大困局,即美国全方位极限施压,与中国国内传统产业失动力。二是通过“投资于人”、创造社会保障体系等去扩大内需与消费。

他说,中国要靠人工智能+去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不只为破除美国围堵,也为破除国内传统产业,包括房地产等失动力困局。“扩大内需也一样,中国是个超大型经济体,外需即使没有美国贸易战针对,中国经济也必须转型。”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智库部主任、研究员沈鸿则分析,推动高质量发展被列为十五五规划目标首位有两大主因,一是为破除美国科技封锁,二是为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他说,中国科技水平若能与美国并驾齐驱将能给国家安全带来保障,“美国跟中国的关系就能从偏于对抗,走向合作性竞争”。

在人事方面,全会开除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军委政治工作部原主任苗华等14名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党籍;递补11名中央候补委员为中央委员,两项人数均创全会纪录。根据公报,出席四中全会的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二十届中央委员有205人,候补委员171人。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