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特稿:本土意识高涨反风猛吹 沙巴州选牵动联邦政局

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的加雅街市集每个星期天都人潮涌动,来自各地的摊贩售卖蔬果、手工艺品及纪念品等,是当地人及游客周末必到之处。11月16日,市集里的喧闹还多了各政党此起彼落的口号声。

沙巴州选刚于前一天举行提名,隔天的加雅街市集即化身拉票战场。各政党候选人与助选团队穿梭于摊位之间,与选民握手寒暄、派发传单,异常热闹。

在市集经营蔬果摊已有25年的卡达山族摊贩约翰(John Jatim,51岁)当天的摊位上,除了蔬果,还摆满了各政党留下的宣传海报。问他对选举的看法,他毫不犹豫地告诉《联合早报》:“我们拒绝西马政党,支持本土政党。”

“西马政党”指在西马半岛拥有议席、并东渡到东马的全国性政党,包括希盟、国阵及国盟。

约翰认为,沙巴州资源丰富,发展却落后于西马,至今仍是全国最贫穷的州属,正是因联邦政府不公对待。他强调:“这也是为什么沙巴争取讨回40%税收这么重要。”

各政党候选人11月16日到加雅街市集拉票,约翰的蔬果摊上也摆满了政党宣传海报。他坦言,自己支持本土政党,拒绝“西马政党”。(萧郡瑜摄)

“40%税收”成焦点 沙巴选民向往砂拉越模式

亚庇高庭10月17日裁定,联邦政府须将1974年至2022年间,沙巴上缴的净税收40%返还州政府。首相安华表明,联邦政府不会对返还四成净税收的结果上诉,仅会针对判决理由提出上诉,并承诺立即与州政府展开谈判。

不过,一些沙巴选民质疑联邦政府的诚意,认为安华只是在钻法律漏洞。一名售卖传统草药的伊班族摊主莫哈末沙尼(Mohamad Sani,51岁)受访时说:“安华要与州政府谈判,可能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他认为,沙巴必须靠真正了解地方需求的本土政党争取自身权益。“我们希望像砂拉越一样能自己做主,而不是一味听命于吉隆坡。”

近几年,东马民众对《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laysia Agreement 1963)的认识加深,毗邻沙巴的砂拉越据此争取政治与经济自主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1年,马来西亚国会修宪,将砂拉越从“州”恢复为1963年的“邦”;2024年初,砂拉越进一步将行政首长职称由“首席部长”改为“总理”。砂拉越州政府还通过收购艾芬银行(Affin Bank)31.25%股权及飞翼航空(MASwings),以及争取油气自主权等,强化地方自主能力。

沙巴大学社会科学院高级讲师李国宗指出,“四成税收”是沙巴民众当前最关注的议题。他告诉《联合早报》,沙巴选民未必了解其中的细节,但他们觉得拿回税收意味着沙巴将获得更多发展资金。“大家以砂拉越为榜样,希望沙巴也能拥有泛婆罗洲大道和免费教育等。”

由砂拉越地方政府构思推动的泛婆罗洲大道,横贯砂拉越,连接沙巴。截至今年7月,砂拉越境内的路段已完成99%,但在沙巴,工程进展却非常缓慢,1B阶段工程仅完成3%。

深感民间对州内发展滞后的不满,沙巴本土政党这次趁势打出“沙巴优先”“沙巴人的沙巴”及“拯救沙巴”等口号,争取选民支持,同时将选战推向本土政党与全国性政党的对决。

11月15日沙巴州选提名日,民兴党支持者手举党旗,身穿印有“拯救沙巴”字样的T恤,到提名中心为候选人打气。(萧郡瑜摄)

这次州选的战况也因此异常激烈,全部73个选区均出现多角战。参选人数最多的选区有14人,最少的有四人,总共有596人提名,创下沙巴选举新纪录。有意挑战政府的无党籍人士则多达74人,多于上一届的56人。

不过,李国宗质疑一些本土政党煽动民众对西马政党仇恨的做法。他提醒,砂拉越之所以能争取到更多权益,离不开与联邦政府的紧密合作。“事实上,不管谁在选后执政沙巴,最终都必须与联邦携手才能落实各项计划。”

执政联盟“流年不利” 弊案停电短板掩政绩

沙巴州议会共有73名民选议员及六名官委议员,共79席。沙巴国民阵线在2023年退出州执政联盟后,沙巴政局经历了大洗牌。州议会解散前,联合执政的本土势力沙巴人民联盟(GRS,简称沙盟)与希望联盟共掌握49个议席。这两大联盟在本次选举中已决定继续合作。

沙盟主席、原任首席部长哈芝芝任内其实也推动了好些基建改善项目,包括沙巴进步繁荣房屋项目,帮助贫困家庭安居,以及在巴达士河上游兴建水力发电厂等。然而,近期多起负面事件掩盖了这些成果。

多名沙盟议员去年底被揭涉及采矿贪污案、遭霸凌的13岁少女扎拉7月坠楼引发校园安全担忧,以及9月的洪灾造成大规模停电等,桩桩件件都在冲击执政联盟的声望。在选举前夕,“四成税收”课题进一步引发热议,使整体舆论的针锋相对愈发尖锐。

沙巴原任首席部长哈芝芝(右一)在苏拉曼选区陷入五角战,其他四个候选人是沙巴愿景党的帕祖丁(左起)、民兴党的莫达胡欣、国阵的沙诺里查,以及国盟的提阿米娜。(马新社)

沙巴政治评论员翁子康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2025年对执政联盟来说可谓流年不利,不利消息接连不断。“这次的‘反风’并不是因为反对党强势,而是一系列事件让选民看到了政府的短板。从民生课题到体制问题,再到宪法与诚信问题,每一环节都暴露了不足。”

华人选票分裂 “火箭”与“帆船”激烈对决

沙巴亚庇的和生园位于路阳选区,华人选民占七成。自2018年以来,路阳区就由希盟成员党民主行动党的沙巴州委会主席冯晋哲掌舵,因此被普遍视为希盟的堡垒区。

不过,《联合早报》记者走访和生园时发现,这里的风向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冯晋哲在五年前的州选中,横扫路阳选区约九成选票。在这里,对执政联盟表示体谅的居民还是不少。商人李天来受访时说,许多贪污问题其实源于本土政党,“一些政客将责任推给西马政党,误导沙巴选民”。另一居民陈浩义(48岁,技师)也指出,民行党议员确实有为选民服务,选民不应为了反对而反对。

可是,与记者交谈的八名居民中,有一半直言对州政府感到失望。其中一名不愿具名的店主批评道:“沙盟议员涉嫌参与挖矿贪污案,民行党对此没有明确表态。”

除了挖矿贪污案,曾被控贪污与洗钱的沙巴前首长慕沙阿曼去年12月获任州元首,也引发巨大争议。一些选民将不满情绪指向曾反对慕沙阿曼的民行党,认为民行党上任后反贪的立场已改变。

民行党冯晋哲呼吁选民 别被本土意识形态绑架

沙巴华人社区正成为“火箭”与“帆船”在本届州选的主战场。“火箭”和“帆船”分别是民行党和民兴党(Warisan)的标志。

李国宗指出,这次州选,本土意识在土著选民中尤为强烈,多个华人选区也出现“反风”。“民兴党成为不少华人选民的替代选项,民行党几乎没有绝对稳赢的选区。”

原本在沙巴有4个州议席的民行党,这次将到八个选区参选,目标是在选后与其他政党谈判组建联合政府。身为民行党领军人物,冯晋哲转战里卡士选区,由25岁的陈龙维接棒路阳区。

冯晋哲上周六(15日)在竞选活动现场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本届选举竞争激烈,替换候选人是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面对本土意识抬头,希盟作为全国性政党首当其冲。但冯晋哲呼吁选民从全局思考,不要被本土意识形态左右。“最重要的是选会做事的人,无论是本土政党或全国性政党,只要能真正服务选区的,就是好的人选。”

沙巴民主行动党主席冯晋哲(右)自竞选期开始便马不停蹄走访各选区。图为他在党秘书长陆兆福(中)和策略主任刘镇东(左)的陪同下,于11月16日到里卡士选区拜票。(取自冯晋哲脸书)

雄心勃勃的民兴党则竞逐全部73个议席,目标是单独执政。原本掌握14个州议席的民兴党承诺,上台后将委任华人为州财政部长、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并解决独立地契等问题。

民兴党副主席王鸿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沙巴人民正处十字路口,必须选择能够保护地方权益的政党,同时避免西马政党将种族和宗教政治风气带入沙巴。

沙巴民兴党副主席王鸿俊(右一)11月16日在亚庇与华社的午餐对话会上发表演讲,现场响起“换政府、投帆船”的口号。(萧郡瑜摄)

尽管参选的沙巴本土政党有19个,但王鸿俊坚称民兴党才是选民的最佳选择。他说:“民兴党长期坚守反对党角色,从未参与沙盟州政府的政策制定,不像沙巴立新党和沙巴进步党等,只在选举前才临时宣布退出沙盟。”

王鸿俊指出,沙巴多数本土政党的影响力局限于特定族群或地区,“只有民兴党可以跨越不同选区、族群和宗教,成为真正的整合力量”。他呼吁选民借鉴砂拉越的模式,让民兴党牵头整合其他本土政党,组建强大的州政府。

本届选举,沙巴合格选民约180万,其中华人约19万,主要集中在亚庇、山打根和斗湖的城市及半城市选区。尽管华人选民占比只有约10%,在选票接近的情况下,他们的选票仍起着关键作用。

州选成为全国风向标 安华施政表现受检验

来临的沙巴选举牵动全国政局,选情受到高度关注。安华过去两周两度亲赴沙巴,多名希盟中央领袖也到各选区助选,显示选战的激烈程度及安华对州选的高度重视。

安华领导的人民公正党在沙巴原本仅掌握两席,这次竞逐10席,被视为安华有意扩大在东马影响力的重要布局。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11月15日在沙巴选举提名后抵达亚庇,为希盟候选人助阵,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马国首相办公室照片)

沙巴州选是安华执政中期的一次重要检验,若希盟在沙巴表现不佳,将被视为民众对政府施政不满。反之,则能为安华政府注入一剂强心针。

翁子康告诉《联合早报》:“如果公正党能从两席扩大到三四席甚至更多,希盟就能宣称昌明政府奏效,显示安华在沙巴仍具影响力。”

这可能会进而促使安华提前解散国会,趁着士气高昂时,于2026年配合即将届满的马六甲、柔佛和砂拉越议会,同步举行全国大选。

据翁子康分析,希盟的民行党与公正党这次州选在排兵布阵上采取稳中求胜的策略。“公正党在原有议席参选的同时,还向沙盟‘借兵’进入其他选区,凸显争取胜出的决心。”

学者:沙盟若大胜或靠拢砂盟 形成婆罗洲政治集团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阿诺普育(Arnold Puyok)受访时指出,随着东马本土意识抬头,这次选举不仅检验安华能否在沙巴站稳脚跟,也将考验安华是否能抵挡东马婆罗洲势力的压力。

阿诺普育分析,目前沙巴多个本土政党蠢蠢欲动,沙盟也试图巩固自身实力,成为真正扎根当地、长期执政的联盟。“如果沙盟取得大胜,可能促使沙巴与砂拉越政党联盟(GPS)靠拢,共同形成婆罗洲政治集团(Borneo bloc)。”

近年来,西马政治持续分裂,东马于是利用这一政治空间与联邦政府就自主权展开谈判。东马最核心的诉求之一是将沙巴与砂拉越在国会下议院的议席比例,从目前的25%恢复到《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规定的35%。

安华已表明,内阁原则上同意增加沙巴与砂拉越的国会议席,但拒绝承诺将东马所占国会议席增至目前议席总数的三成。

分析:选后组联合政府可能性大

沙巴民众的本土意识虽然对西马政党构成威胁,但由于沙巴本土政党过于分散,要凝聚成一股有效的力量有一定难度。

翁子康指出,沙巴与砂拉越的情况不同,砂拉越邦总理阿邦佐哈里领导的砂土著保守党(PBB)是砂盟明确的核心政党。“虽然沙巴本土政党声势高,但势力分散、难以整合,每个政党都想当老大。”

他预测,选后沙巴主要可能出现两种局面:其一是维持现状,由全国联盟与本土政党合作执政;如果选民集中投选本土政党,选后则可能出现本土政党主导的联合政府。

李国宗则认为,沙盟拥有执政资源、国阵也长期扎根沙巴,本土政党要在选举中全面胜出并不容易。更何况,许多自称“本土”的政党实际上也是联邦政府成员,角色矛盾。

他也提醒,尽管目前风向看似对执政联盟不利,但整体局势在选前最后一周仍可能出现变化,关键在于是否会爆出突发课题或政党出现失误。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