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文物局经评估后,认为欧思礼路38号具有重大历史和国家意义,它不只是建国总理李光耀的故居,更见证新加坡从殖民地到独立建国期间的关键历史事件。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梁振伟接受文物局和古迹与遗址保存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计划把这个地点列为国家古迹。
文物局已向欧思礼路38号的屋主和住户发出意向通知书(Notice of Intention)。他们可在两个星期的期限内提出上诉,截止日期为11月17日。一旦对欧思礼路38号发出保存令(Preservation Order),政府计划征收这幅地段作为公共空间,包括仅保留房子的部分建筑架构或完全拆除,改建为历史遗产公园。
会尊重李光耀遗愿 清除所有私人生活足迹
文物局与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星期一(11月3日)发联合文告,宣布上述消息。文告强调,政府将考虑所有可行的保存方案,并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做出最终决定。不论采取哪个方案,政府都会尊重李光耀遗愿,清除他和家人在这所房子里的所有私人生活足迹。
文物局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向文社青代部长提呈保存建议;即,欧思礼路38号见证了1950年代新加坡从殖民地过渡到独立国家的关键历史事件;它是新加坡重要建国领导人举行秘密会议和讨论的地方,塑造了新加坡的历史进程;它在新加坡独立历程中发挥独特和奠基的作用。
从1953年开始,李光耀、吴庆瑞、杜进才、拉惹勒南和贝恩(K.M.Byrne)定期在欧思礼路38号地下饭厅秘密开会,讨论成立新政党的可能性。他们后来都成了新加坡重要的建国领导人。
林清祥、方水双、沙末依斯迈和蒂凡那等重要的独立运动领袖后来加入这个会议小组,最终于1954年成立了人民行动党。
这个历史原址如果获得保存和征用,政府将把它改为公共空间,一个可能方案是建成历史遗产公园。这也意味着,这幅地将不能发展为住宅、商业或其他私人用途。
文物局阐明,保存历史原址不表示政府一定得保留现有的所有建筑和结构。政府会考虑所有可行的方案,包括2018年探讨欧思礼路38号处置问题的部长级委员会提呈的建议,例如局部或完全拆除故居建筑。
官方目前未有机会评估欧思礼路38号的内部建筑和结构现状,一旦发布保存令并征收这个地段,官方准备入内仔细研究,探讨如何展开保存工作。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在欧思礼路38号大门外观察到,两名文物局人员于下午1时许和5时许先后两次前去敲门,但无人回应。
去年10月15日,李光耀的次子李显扬在姐姐李玮玲逝世后,宣布以欧思礼路38号唯一合法屋主的身份申请拆除故居,改建一栋家族私人住宅。
法定屋主为欧思礼38号私人有限公司 唯一股东为李显扬
目前,欧思礼路38号的法定屋主为欧思礼38号私人有限公司,公司唯一股东是李显扬,他的次子李桓武是公司董事。
文物局随后在去年10月24日启动评估程序,由属下的古迹与遗址保存咨询委员会研究欧思礼路38号是否具有值得保留的国家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并向文社青代部长提呈建议。市区重建局当时因此延缓审核李显扬对这栋房子的拆除申请。
古迹与遗址保存咨询委员会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委员会中的公务员都主动回避参与有关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中立。
文告指出,文社青代部长在发布保存令前,会考虑屋主全部的反对上诉。据了解,新加坡至今未有任何历史古迹保存令面对上诉的案例。
李显扬星期一深夜在脸书以“李光耀遗产执行人”的身份发文,批评政府决定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是“践踏李光耀对于拆除自家私宅不可动摇的意愿”。他并未说明是否提出上诉。
他称,李光耀把整栋房子视为私人空间,并希望将它完全拆除。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的计划,等同于否决拆除的申请。
李显扬说,建国先贤纪念园已经是规模庞大、斥资巨大的纪念设施。“李光耀反对树立纪念碑。人民行动党选择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古迹,是不尊重李光耀的精神遗产和价值观。”
李光耀长子、国务资政李显龙通过新闻秘书回应《联合早报》的询问时说,他自2017年起已主动回避参与任何关于欧思礼路38号的决策。对于政府计划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他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