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中国政坛“苏州现象”延续中

中国官方上星期五(11月14日)公布,原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范波,跨省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兼苏州市委书记。这次调职只是平调,但是对今年56岁的范波而言,接掌“最强地级市”苏州市,无疑将对他的政治潜能加分,也具体拓展他在社会治理、处理经济问题,外商与对外关系方面的经验。参考多名前任苏州市委书记的仕途轨迹,有评论形容范波未来上升至正省部级的局面已“豁然开朗”。

范波的前任是刚升任江苏省长的刘小涛。刘小涛今年55岁,早年在广东工作长达18年,媒体多会提到他是梅州兴宁人,当过汕头市长、潮州市委书记,之后任广东省政府秘书长,2020年调任浙江省副省长,一年多后成为浙江省委常委兼温州市委书记,2023年10月调职出任江苏省委常委兼苏州市委书记,今年5月已先升任省委副书记,上个月成为省长。

至今,刘小涛历任了粤浙苏三个东部经济大省,但主管苏州这一站的经验应该颇有意义。苏州虽然是地级市,但经济体量赫然在全国各市中排第六,甚至比直辖市天津还高出许多。

中国媒体形容刘小涛在工作上是“拼命三郎”,就我们报社同人在采访双边活动时所见,他的形象温文儒雅,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是中国四个“70后”省级政府一把手之一,站到了同代人的前列;也是全国唯一“三非”省级政府一把手,即还没当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或中纪委委员,资历上显得不如其他省长。不过,在上个月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电视画面显示刘小涛已列席其中,排在正省部级干部之后。

除了刘小涛,另一个近期受瞩目的前苏州市委书记,是9月底政治局会议之后升迁为辽宁省委书记的许昆林。许昆林今年60岁,福建永春人,他19岁就大学毕业,之后在国家发改委及其前身国家计委任职多年,2017年空降上海副市长,2020年9月出任江苏省委常委兼苏州市委书记,13个月后升省长。而今,许昆林拥有主政江苏、辽宁两省的资历,上升前景受看好。

实际上,自从1994年以来,苏州经历过12名市委书记(不算范波),其中只有两人没再上升到正省部级。苏州因此被誉为“正部级摇篮”,这显然与它的经济影响力、对外开放水平,以及优秀的社会治理基础大有关系。苏州能有今天的发展,当然也不得不提苏州本身的优势,它从战国时期就是重要城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还盛产才子与状元。

新加坡对苏州一贯有较深的联系与亲切感,新中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就落户于此。江苏在1994年开启省委常委兼任苏州书记的模式,园区的破土也是在这一年。在经历过早年的发展颠簸后,苏州工业园区在2000年后进入发展快车道。今年,该园区在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年度综合考评中,实现了“九连冠”。外人到访时,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全面、社会和谐,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对于苏州亮眼的表现,新加坡人也与有荣焉。

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范波和许昆林一样,都曾在国家计委和国家发改委工作,和现任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有过工作交集。何立峰在2014年至2017年为发改委副主任(正部级),2017年至2018年担任发改委主任,许昆林在这期间当过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波当过发改委副司长。

在2010年代,中国媒体曾提出一个概念,叫政坛的“苏州现象”。当时指的是梁保华、陈德铭和王珉这三任苏州市委书记,之后当上了不同省的省长。当然,苏州“书记到省长”绝非定律,它还取决于其他主客观因素,也涉及到中国政治的大环境,比如王珉之后的王荣、蒋宏坤就没有延续这个升迁轨迹。

到了2014年,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石泰峰以江苏省委副书记的位阶高配任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之后升任江苏省长、再担任宁夏、内蒙古自治区一把手、出任社科院院长;2022年晋升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统战部长;2023年兼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今年改任权责更重的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之后的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现在是山东省长。

回顾10月召开的四中全会,会场内的前任与现任苏州市委书记共四名:石泰峰、周乃翔、许昆林,以及列席的刘小涛。苏州展示了超出地级市地位的政治能量,政坛的“苏州现象”还在持续中。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