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跨国追星记:你家明星我也追

2025年7月5日,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寻常的一天,但对24岁的林芯妤来说,却格外难忘。那天,她独自从新加坡飞到上海,走进体育中心,第一次亲身体验偶像刘雨昕的演唱会。

这是林芯妤第一次出国追星。她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坦言,当时既期待又紧张;演唱会现场的气氛热烈,尤其是刘雨昕的唱跳表演,“超级震撼”。

刘雨昕2025年7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演唱会。(受访者提供)

刘雨昕是中国唱跳歌手,2020年在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中以第一名出道,成为组合THE9的中心位,迅速走红。

也正是在那一年,林芯妤被舞台上英姿飒爽的刘雨昕吸引,更被她温柔坚韧的性格打动。“打动我的瞬间,是她在总决赛拿到第一名时哽咽向家人和粉丝道谢,我隔着屏幕也忍不住流泪。”

入坑后,芯妤开始购买专辑和周边产品,也积极抢票。作为外国粉丝,她起初因没有中国身份证和手机号,许多平台无法注册或支付,只能托朋友代购。随着支付宝等越来越多平台支持护照认证,她笑称,自己现在经常“一不小心就在周边和专辑上花钱如流水”。

跨国追星的旅程,也让林芯妤看见了不同的文化风景。出生于中国贵州的刘雨昕在音乐中融入苗族、彝族元素,还在旅游综艺中展现贵州民族风情。受此影响,林芯妤也萌生了赴贵阳体验当地文化的想法,“已经准备排进行程表了”。

虽然过程中有种种不便,但林芯妤始终觉得追星是一件美好的事,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期待与寄托。“追星让我收获了最皎洁耀眼的月亮。月亮遥远而明亮,让我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依然怀抱对优秀与美的向往。”

中国粉丝跨海追星——从林俊杰到孙燕姿

在新加坡粉丝为中国偶像热情“打call”的同时,像林俊杰、孙燕姿等新加坡歌手的作品,这些年来也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歌迷青春的脚注,让新加坡从一个远处的地理名字,升级为他们对这个热带岛国亲切又温暖的认知。

林俊杰2003年出道,一年后凭《江南》成名,依靠稳定唱功和高质量作品在华语乐坛屹立20年,在中国被称为“行走的CD”。

出生于湖北的李亚琦(22岁,学生)从小学起就喜欢林俊杰,“那时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他欣赏林俊杰对音乐的认真与执着,“演唱技巧扎实、歌曲内涵丰富”;至今已看过三场演唱会,包括去年底在新加坡的一场。

林俊杰2024年12月29日在新加坡举办的演唱会。(受访者提供)

当时,李亚琦专程从中国飞来新加坡。他记得,入场后每个座位上都放着应援灯牌,灯暗时全场灯牌亮起,宛如一片会呼吸的星海;林俊杰还在现场为母亲庆生,“气氛一下从震撼变得温暖”,令人难忘。

除了演唱会上的震撼,追星也让李亚琦更了解新加坡。他会听林俊杰演唱的新加坡国庆主题曲《Our Singapore》(2015),去星耀樟宜雨漩涡“打卡”,感受歌里唱到的新加坡城市风景。

目前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李亚琦受访时坦言,是林俊杰让他愈发喜欢新加坡,“来到这里读书,算是被音乐轻轻推了一把”。

跨越20年的陪伴

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同样在中国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她在2000年凭《天黑黑》出道后迅速走红,虽一度淡出歌坛,但影响力从未消退。

2023年10月,孙燕姿与粉丝在临沂的合照。(受访者提供)

中国社交媒体上“孙燕姿吧官方微博”负责人之一陶笛(32岁,自由职业)从10岁起便喜欢孙燕姿。“那时在电视上看到她,瘦瘦小小的,却唱得特别带劲,还夹杂英文,觉得特别新鲜好听。”

20多年来,陶笛看过20场孙燕姿的演唱会,参加过三次签售会,并参与歌迷会的创作和宣传,“就是因为爱燕姿,想让所有人看到她的美好”。

孙燕姿2025年4月6日在新加坡室内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受访者提供)

同为孙燕姿20年的老粉,来自中国南京的刘尊(30岁,数据分析师)今年更是一口气看了六场演唱会:新加坡三场、青岛一场、高雄两场。为了抢到首批周边,他在新加坡首场演出当天,下午2时就开始排队,是排在第一位的粉丝。

除了舞台上的光芒,孙燕姿低调行善的一面同样打动刘尊。中国歌星韩红最近在个人演唱会上透露,孙燕姿多年来化名“孙女士”,向“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捐款超千万元,中国网民纷纷称赞她是“真正的低调天后”。

虽然孙燕姿过后谦逊澄清捐款数目,这样的善举还是让刘尊倍感骄傲,也更想跟偶像一起用行动传递温暖。

因为喜欢孙燕姿,刘尊也开始关注新加坡;15岁拿到奖学金后来到新加坡求学,之后工作并定居下来。“可以说,没有燕姿,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我很感恩这一切,只希望有机会近距离向她表达我的感谢。”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