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试图当众逼他就范,接受和俄罗斯停火的方案,结果不欢而散。最近,特朗普打铁趁热,在加沙停火之后,提出28点俄乌和平计划,要泽连斯基最迟在11月27日感恩节前接受。由此可见,这段时间以来,特朗普并没有改变他对应如何结束这场战争的看法和想法。总而言之,如果当年他仍然主政,而不是拜登在位,这场战争就不会发生。
拜登政府为什么会导致俄乌战争发生呢?这牵涉到美国的 “深国”的全球战略意图,其中之一是要搞垮普京政权。在他们看来,只要是 “非我族类”的政权就必须设法搞掉,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积弱,正是下手的最佳时机,因此北约在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下一路东扩。但特朗普可说是异类,他要的是交易,眼前的利益,要的是美国优先,也就是美国有利可图。这是全然不同的理念,因此有全然不同的政策。他要尽快结束这场他认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他也认为他可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谈交易。
在这样的思维驱使下,特朗普动用手头最方便的工具,就是迫使泽连斯基就范,按他的想法结束战争。从交易角度看,特朗普并不在意乌克兰会失去一些土地,因为这可以为它带来和平和安全保证,美国则可以在这个交易中得到不少甜头。这些都写在28点和平计划中。
和平计划的几个重点是:乌克兰割地求和(承认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事实上属于俄国)、不能加入北约(北约也不能再扩张,不能在乌克兰驻军)、不能拥有核武器,以及必须在停火百日内举行大选。这些其实都是普京主要的索求。乌克兰能得到的主要是获得欧洲和美国的安全保障。
计划中涉及美国金钱利益的是:1000亿美元的俄罗斯冻结资产,将投资于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重建和投资项目,美国获得项目50%的利润。欧洲将追加1000亿美元,以增加可用于乌克兰重建的投资额。剩余的俄罗斯冻结资金将投资于一个独立的俄美投资基金,基金将在特定领域实施联合项目。特朗普自命是交易高手,看来不是浪得虚名。
但总的来看,和平计划就是要把乌克兰 “芬兰化”。这其实是美国两位已故著名战略家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在2014年就提出的方案。他们的基本看法是要达致俄乌之间的和平相处,乌克兰必须保持中立,一方面保持和欧洲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但不能加入北约,因为北约不断东扩是普京最为忌惮的事,乌克兰加入北约更是被视为一道不能逾越的红线。本文将使用这个简单的说法。
客观地说,用 “芬兰化”来概括当年芬兰和强大邻国苏联之间经过战争以至割地、赔款,之后又签署和约应对纳粹德国威胁等复杂的关系和过程,并把它只理解为小国为保存独立而向强邻割地求和,那肯定是过于简单化的,也难怪芬兰人会对之感到冒犯。所谓的 “芬兰化”,有特定的时空和情景,也和现在的俄乌关系不完全一样。
但无论如何,芬兰这些年来成功地保持自主和中立,它的历史经验说明,以小事大以智,小国要在大国的博弈夹缝中求生,既须面对冷酷的现实,也须有务实的政策。这也许是乌克兰所欠缺的。泽连斯基以为向西方和美国一面倒,就能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或者借助战争慢慢拖垮普京政权。事实证明这是严重的误判。他可能完全没有想到,美国换了总统,政策也在一夜之间就全面翻转,让他原来的幻想顿时破灭。对其他中小国家而言,这是前车之鉴:切不可随意一面倒,因为一倒过去就成了棋子,而棋子很容易就变成“弃子”。
美国的两位学者,智库兰德公司的查拉普(Samuel Charap)和霍普金斯大学的拉琴科(Sergey Radchenko)去年4月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上的一篇题为《原本可以终结乌克兰战争的谈判》专文,就揭示不少个中较少为人知的情节。在他们看来,其实俄罗斯侵乌不久开始的谈判,原本有望止战,但各种阴差阳错的因素,使乌克兰错过这个契机。包括泽连斯基本人的误判,以及西方阵营一些政客的误导,如本已自顾不暇的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竟然第一个跑到基辅,竭力嘶喊乌克兰必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这不是要当和事老,而是要拱火浇油。老奸巨猾的英国人最擅长在世界各地搞分而治之的把戏。
不过,特朗普早就表明对俄乌战争没有兴趣,并指那是前朝拜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因此,他想尽办法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并已达致结论,唯一的出路就是 “芬兰化”乌克兰。但对泽连斯基而言,这是丧权辱国之举,绝不能接受,虽然俄罗斯也须按计划归还一些所占领的乌克兰领土。若乌克兰不接受,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欧洲各国和乌克兰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协商对策,但它们要如何改变特朗普的计划却是一个莫大的问号。
现实地说,如果少了美国的支持,乌克兰要单靠欧洲各国的支持继续打下去,后果恐怕会是越来越糟。因为,乌克兰本身兵力不足,欧洲各国的财政也早已捉襟见肘,经过三年消耗,看来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持续不断给泽连斯基输血。所以,特朗普较早时接受福克斯新闻电台采访时说,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乌克兰最终仍会失去在和平计划下列明得割让给俄罗斯的领土。
法国总统马克龙其实也早说过 “芬兰化”可以是个选项,显示法国也无意硬扛到底,而是想找机会开溜。但特朗普的这个和平计划版本,确实有过于向俄罗斯倾斜之嫌。试想若泽连斯基真的同意了,会有怎样的下场?不用说,必然要在百日内举行的选举中被轰下台。
泽连斯基因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欧洲各国的领导人也急得直跺脚,又不敢得罪特朗普,只得委婉地说可以作为一个蓝本,同时火速会商,并通过和特朗普还算谈得来的英国首相斯塔默连夜急电白宫,要求特朗普给个宽限期。过后,特朗普也放松口气表明,计划不是最终的版本,意思是还有商榷余地。但美乌双方随后在日内瓦举行的协商,似乎并没谈出什么具体结果。特朗普如此一收一放,其实是对泽连斯基莫大的折磨。
特朗普突然单方面宣布事前没有协商的和平计划版本,显然已打乱泽连斯基和欧洲各国的阵脚。欧洲国家最怕的就是特朗普一旦恼羞成怒,可能真的会拂袖而去,把烂摊子丢给它们。乌克兰现在真可说是挂在欧洲脖子上的信天翁。欧洲领导人和泽连斯基不管怎么折腾,看来都难以提出什么比特朗普“芬兰化”更好的方案。特朗普相信还会给他们多点喘气的时间,但也必然会不断加大压力,直到他们顶受不住为止。
毫无疑问,乌克兰的命运是悲惨的。但回看整个过程,很多人会同意特朗普的说法,战争原可避免,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悲剧性结果,可说得上是乌克兰一失足成千古恨,让自己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棋子或炮灰,身不由己。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是残酷无情的,它们各有各的战略利益考量和不可告人的野心,这往往也是战争(尤其是代理人战争)的根源。处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的小国,一行差踏错,就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俄罗斯和乌克兰所付出的是什么代价,大家都有目共睹。整个欧洲其实也已梦游般被拖下水,整体的经济损失和国力消耗,更是难以估量。哀哉。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