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台湾有事”言论,北京祭出停止水产品进口等措施促日方撤回言论,中国民间也出现普通人应该如何“回击”的讨论。中国官媒《光明日报》称,流水线上的普通车工,为了回击高市早苗的挑衅,“每月无偿多加五个班。”
《光明日报》星期五(11月21日)发布题为《倾尽心力,为我可爱的祖国》的评论文章。评论称:“高市早苗们的狂妄挑衅,再一次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可忍孰不可忍!连日来,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评论提到,不同岗位、地区的人都“做好了对侵略者迎头痛击的准备”,高市的言论,则“让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也催化成大家干好工作、报效国家的动力。”
评论称,也有人提出:“我是流水线上的普通车工,为了回击高市早苗的挑衅,我向班组长申请,从本月起,我每月无偿多加五个班。”
中日关系陷入紧张以来,有人提出不应反应过大。但这类言论多被批评为“不爱国”“没有责任感”。资深媒体人、《南风窗》前执行主编赵灵敏,因为在11月13日发视频《外交有度,狠话无用》,主张理性沟通,被认为是攻击发表“斩首论”的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遭到许多大V的批评。
此前澎湃新闻在星期二(11月18日)也发表文章《“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跟我月薪3000有什么关系”,这对吗?》,提出国家大事和个人利益有密切联系。
文章说:“无论是“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还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和日本时坚定捍卫自身利益,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维护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