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彭博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因针对台湾问题的言论激怒中国,而面临首次重大外交考验。彭博社分析文章指出,在中国与美国对抗之际,中国不会希望与日本加深冲突,但高市面对的风险是,中国的施压力度可能会超出预期。
高市早苗早前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说,如果“台湾有事”,且伴随武力攻击,有可能被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日本自卫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是数十年来日本领导人首次把台海危机与日本部署军队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引起了北京的一系列经济报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二(11月18日)的记者会上再次敦促日方收回相关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不过,高市至今拒绝收回言论。
高市支持率高达80%以上 中国施压或会适得其反
曾派驻中国的日本前外交官宫家邦彥认为,高市不会也无须退让。目前,高市支持率高达80%以上,如果中国施压试图削弱高市,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宫家说,高市或许犯了战略错误,但历史经验显示,中日两国就敏感议题爆发争执后,通常会在持续数月的外交冻结期后达成协议。
东京早稻田大学日中关系教授青山瑠妙也指出:“至今中国的反应虽然非常强烈,但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中国的目标是打击日本经济,但我认为中国并无意切断与日本的关系。”
然而,中国对日本经济和企业的施压力度,可能会超出预期。对日本汽车业需要的关键矿物供应实施管控,便是北京的一大制约手段。
中日上一次爆发如此严重的争端是在2012年,当时东京决定把有主权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多个城市因此爆发反日示威,日本出口因遭到长达数月的抵制而下降10%。
中日争端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就越大,这与高市要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背道而驰。
不过,伊藤忠商事首席经济师武田淳预计,事态不会发展到像2012年那么严重的地步。他说:“我认为,在对抗美国之际与日本深陷冲突,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