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早报APP
|
每日新闻简报
|
违法删除
首页
下午察
彭博评论
社论
韩咏红
于泽远
叶胜舟
杨丹旭
陈国祥
沈泽玮
即时
焦点
人物
台海
评论
港澳
国际
国际时政
每日新闻简报
|
下载早报APP
联合早报
首页
>
评论
>
朱立新:岂止一栋故居了得
坐落于乌节路和里峇峇利路之间的欧思礼山,可说是本地最早的洋房首选地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河开埠设立殖民地及港口不久后,欧洲人纷来开辟庄园收割香料果实,这一带早年为栽种豆蔻的垦殖园丘,从19世纪中开始,园主富商与士绅阶层陆续把豪宅盖在这座...
2025-11-09 08:30:26
严孟达:乌云蔽日谁当擎天柱
话说在美国某个小镇,所有的生命跟周遭环境和谐共存,像棋盘格局的农田和山边的茂密林木,显得生机勃勃;各种鸟类、动物在这里找到生存的空间。这里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和不同的精彩,如秋天里,远处可以听到狐狸的嚎叫,树木掩映中可以看到野鹿的身影。这里...
2025-11-09 08:10:42
叶鹏飞:美国民粹主义背后的数据
被政敌指责为“共产主义者”的纽约市民主党籍市长候选人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11月4日以初出茅庐的黑马之姿,击败主要对手纽约州前州长科莫,成功赢得选举,震惊美国各界。马姆达尼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曾公开喊出“夺取一切生产资料”的共产党...
2025-11-09 08:10:38
汤玲玲:老龄不仅仅是个数字
月前出席了一场以老年就业为主题的对话会。 这项由人民行动党乐龄行动小组(PAP Seniors Group)为配合国际老年人日而举行的活动,在会上公布了一项有近700名受访者上线参与的就业课题调查结果。如《联合早报》10月13日就这个对话会的报道标题《调查:过半认...
2025-11-09 08:10:35
李志扬:“微笑剑后”的新战场
从去年7月底在巴黎奥运夺下女子个人重剑金牌,一夜之间成为香港全城偶像,到摘金不到一周便宣布退役,加入香港赛马会工作,再到如今高调宣布参政,“微笑剑后”江旻憓人生转换跑道的速度,快得像她在剑击场上刺出剑锋的那一瞬间。 11月3日,距离香港立法会换...
2025-11-09 08:10:31
张烑华:欧思礼路38号是新加坡历史起点
关于欧思礼路38号的去留,我想要用一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学者林徽因说过的话,作为我想要表达的开始:“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失去了便不可复得。” 新加坡从1965年独立以来,经历风风雨雨的60年,要说成功与否,世人皆可以通过它在世界的影响力去做...
2025-11-08 08:30:23
君不见:想象不可想象的惨痛画面
战争的残酷没有古今中外之分,只不过随着传播媒介的发达,战场上残酷、惊悚的画面,越来越能及时并真实地传送入全世界的眼里,同时激发人性中各种道德良知的光辉。另一方面,对战争的理性论述,也一直存在于每一个世代的知识分子笔下,试图从弹孔与残肢之间...
2025-11-08 08:30:20
王庆民: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美国红色恐惧症消退和激进左翼崛起
11月4日,美国纽约市长选举,印裔回教徒、代表民主党参选的马姆达尼以逾50%得票率当...
2025-11-08 08:10:54
许耀楠:马姆达尼现象:美国民主与自由的反讽
今年纽约市长选举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位自称“经济民粹主义者”,却明显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候选人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竟赢得过半选民的支持。这并非地方政治的偶然事件,而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社会对“自由与民主”信仰的松动与怀疑。...
2025-11-08 08:10:50
黄伟曼:与大地同叹息:当永续观扎根于信仰时
宗教往往被视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高塔,可提供价值体系、伦理根基与超越性的安慰。在环保与永续发展的论述中,宗教的声音也开始占据较特殊的位置:它可以不以经济效益为衡量,也不受政治周期所限,而是以“受造界”(编按:指自然环境和所有生物)的整体福祉为...
2025-11-08 08:10:47
纪赟:广岛的泪与肃清的血
拜读符婉月《受害者,还是加害者?》(10月30日言论版)一文,作者从广岛原爆遗址与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访经历出发,试图探讨“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循环”。她以“向攻击者认同”的心理理论为基础,指出受害者可能复制暴力,甚至变为新的加害者。文中...
2025-11-08 08:10:44
张志华:让语言交汇成为日常
今年,我有三次机会参加跨语言、跨族群的文学与文化活动。 一次是4月26日在书吧(Book Bar),一次是5月31日在城市书房,最近一次是10月25日在月眠艺术中心(Goodman Arts Centre)的茶话会。三场活动都与文学相关,却让我看到一个更深的主题:语言如何不仅...
2025-11-07 08:30:17
廖建裕:普拉博沃执政一年政绩与挑战
10月20日是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执政一周年,各种评论很多。在这短短一年中,他如何治理印尼?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有什么收获?印尼民主制度是否获得发展?在经济上,人民是否获得更大利益?群众运动,尤其是青年游行示威活动,是否会重演?印尼国际地...
2025-11-07 08:10:44
艾哈迈德·哈南:中国自驾车如何重塑欧洲技术规则
随着全球自动驾驶的竞争加剧,欧洲已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前沿阵地。像小马智行(Pony.ai)、文远知行(WeRide)、安途(AutoX)、元戎启行(DeepRoute.ai)、Momenta和百度的萝卜快跑(Apollo Go)等初创公司,正将它们的测试和伙伴关系拓...
2025-11-07 08:10:40
麦思·仁尔:印尼主流媒体如何看待普拉博沃执政一周年
印度尼西亚公民社会由数十个非政府组织、人权组织、工会、学术界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及独立非营利媒体组成。他们对普拉博沃政府及前朝政府的批评人尽皆知,主要集中在人权侵犯、环境不公、性别歧视和贪腐等课题。时至今日,印尼社会这一群体尚未在国会赢得任...
2025-11-07 08:10:37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热门排行
一周
一月
1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2
伟达:美国的终极动力来自民主
3
严孟达:乌云蔽日谁当擎天柱
4
纽时评论: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糟透了
5
金建国:马姆达尼走上社会主义死路
6
黃义强:统计数字之外:谁在沉默中下注
7
甄鹏:论文的署名争议——从杨振宁和李政道之争谈起
8
黄慧敏:高市早苗错在笑得太灿烂?
9
社论:不懈努力应对内部政治张力
10
吉姆·奥尼尔:金价告诉了我们什么?
11
张立德:安华借稀土在中美间左右逢源
12
彭涛:文科无用论的背后
13
吴俊刚:全球宗教关系紧张对我国的冲击
14
韩和元:以欧盟模式破局中美修昔底德陷阱
15
评论:量子科技比人工智慧(AI)更重要吗?
1
纽时评论:中美距离战争仅一步之遥
2
韩和元:新一轮军备竞赛:谁是下一个苏联?
3
美媒:特朗普不只是输掉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4
岳健勇:中国应有怎样的大战略?
5
观点:红薯有多健康?
6
美媒:处在中美“战场”夹缝中,亚洲各国寻求平衡
7
刘汶錝:91岁还在工作是赞歌还是警钟?
8
蔡恩泽:怎样看待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
9
伟达:特习会后的世界热点局势演变
10
伟达:美国的终极动力来自民主
7
郭良平:迟到的三中全会背后
8
评论:三中全会或可大刀阔斧终结楼市危机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9
郭良平:中共政治局首提“内卷”背后(下)
10
评论:以史为鉴以日为镜 中国两万多亿人民币的大手笔托市并非长久之计
11
郭良平: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突破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