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粤港澳抢吃APEC峰会“肥肉”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快推进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内发展大局,近日正在举行的中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就打破以往一地主办的惯例,改由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这项新举措除了令大湾区申办奥运会的话题热起来,明年将在深圳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是否会出现粤港澳三地互动,最近也格外引人瞩目。

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之一。根据惯例,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办,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中国曾经举办过两届APEC峰会,包括2001年的上海峰会和2014年的北京峰会。

时隔十多年,中国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深圳举办APEC第3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意味着深圳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承办APEC峰会的中国城市。

APEC会议期间,将汇聚大批外国政要和媒体前来与会,这使得一个政府挑选承办城市时,往往要考虑到它能不能够代表国家的形象。深圳过去数十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改革创新之城,涌现出华为、腾讯、大疆等一批世界级科技公司,令国际社会另眼相看。这应该是北京拍板由深圳举办明年APEC峰会的最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APEC有五个层次的运作机制,分别是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以及秘书处。从时间点上看,高官会、部长级会议及领导人峰会是先后举行,会议的重要性则依次递增,领导人会议是整个APEC全年活动的高潮,成为全球的关注点。

然而,虽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APEC的压轴大戏,议题的具体内容往往是先由高官会和部长级会议达成共识。所以根据机制,部长级会议通常在领导人峰会前举行。

高官会议作为APEC的协调机构,由各成员的司局级官员组成,向部长级会议负责并协调各项工作。委员会例如贸易和投资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则隶属高官会管辖,主力跟进具体工作。

据悉,这类会议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举行,迄今已涉及许多领域的部长级会议,包括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合作、中小企业、电讯和资讯产业、贸易和交通,大部分不定期召开。有些专业领域部长级会议则趋向定期化,例如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及财政部长会议是每年召开。

深圳明年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消息传出后,与深圳邻近的香港和澳门政府皆第一时间表态欢迎,但社会上也有声音提出官方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争取APEC的一些部长级别会议或是企业家论坛在港澳召开。

以澳门为例,当地就有舆论希望澳门能够再次承办APEC旅游部长会议,甚至再“加码”承办文化部长会议,促使APEC成员体加深对澳门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国及香港的力推下,接纳澳门为APEC成员。

至于香港,新民党早前提交施政报告建议时,已经提议港府向中央政府争取在香港举办明年APEC财政部长会议。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也呼吁港方争取相关会议或大型活动在港举行,以提升香港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回顾过往历史,北京官方并不是没有类似的安排。澳门虽然不是APEC成员,但中国2014年担任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时,曾经将APEC专业部长会议之一的旅游部长会议安排在澳门举行。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会场设施、保安能力、接待安排等方面应付有余,主办大型会议的能力不容置疑,当年也获北京支持主办APEC财长会议,可惜当时香港刚好发生占领中环运动,结果不了了之。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和发展已成为近些年中国的国策,今年中国全运会赛事横跨粤港澳三地,就是要推动港澳两地融入大陆。若明年APEC安排粤港澳三地一起参与,无疑可以让港澳与广东更加紧密联系。届时各国元首及官商名流齐聚大湾区,也能够一次过感受“一小时生活圈”和三地魅力。

中国政府近年一直努力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如果香港参与协办明年APEC的部分活动,将能吸引来自各地的部长、高级官员、随行人员及媒体涌港,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并带动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很有可能同意港澳参与APEC活动。

但正因为举办APEC峰会的好处毋须赘言,除了港澳,广东省其他城市也希望争抢这块“肥肉”。尤其是广州市作为广东省首府,这次落选举办APEC峰会,已经让很多广州人失望,绝不容再次失手,将会是港澳两地的最大竞争对手。

无论如何,深圳在众多城市之中肯定是大赢家。它成为APEC峰会这种国际盛事的主办城市,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有评论认为,深圳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香港在未来十多年的竞争对手或许不再是亚洲各国,而是一河之隔的深圳。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