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点燃粤港澳大湾区申奥热 港舆论忧复杂性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日前称粤港澳大湾区有可能成为未来奥运会重要候选城市的说法,再次点燃三地申办奥运的话题。但香港舆论认为,以大湾区名义联合申办,比单一城市主办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数上升,需要详细研究。

由粤港澳共同承办的中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近日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巴赫11月12日在港观看七人榄球赛事时,形容大湾区拥有很多世界级运动设施,具备申办奥运的一切条件。

下届奥运202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032年奥运则由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主办,2036年奥运预计重返亚洲举行,目前印度尼西亚、韩国等都表明有意申办。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五(11月14日)回应时表示同意香港有能力举办更多国际赛事,包括2036年奥运。

他说:“这次(全运会)我去看所有东西,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安排,已达到国际水平。当然(我)希望越做越好,将来可承办更多国际赛事的话,对香港国际形象地位非常有帮助。”

不过,《星岛日报》同日引述建制派人士指出,申办奥运要配合国家政策,并非香港一厢情愿便可成事,若以大湾区名义联合申办,复杂程度将比由单一城市主办呈几何级数上升,包括出入境政策、安检、物资通关,以至法律与体育争议、核心赛事分配、成本及经济利益摊分等,这些细节都要详细研究。

“香港01”也发表评论指出,香港曾申办2006年亚运。如今若要与澳门和广东省共同申办奥运,不但项目层级远超亚运会,从场地设施、跨境交通到社会民意支持,更是无一不涉及复杂工作,与举办亚运不可同日而语。

香港大专院校讲师樊智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认为,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拥有雄厚的财政实力。另外,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对奥运会的品牌推广、商业开发也很有吸引力,粤港澳“三地申办奥运会的基本条件是成熟的”。

但他也认为,粤港澳举办奥运会营运上有其复杂性,要提高成功率,三地政府需尽早成立一个申办委员会,将粤港澳的远景蓝图清晰传递给世界,精心打磨申办理念,积极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若这些工作能做到位,粤港澳成为2036年奥运会主办地的机会非常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