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中国底层焦虑 网红“三大理论”遭官方打击

因“安卓人”“苹果人”网梗名声大噪的中国网红户晨风,9月突遭全网封号后,自认是户晨风“真爱粉”的文西(化名),依然持续在网上发布户晨风过往视频片段,短短一个月获得数千粉丝与逾百万次播放。

30岁的文西是中国南部沿海省份一名个体工商户,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用“乐此不疲、废寝忘食”来形容制作户晨风视频的感受。他说:“我和很多户晨风粉丝都希望他能复播、解除封杀。”

中国官方9月22日以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为由,启动新一轮网络“清朗”行动,和户晨风有关联的中国网络“三大理论”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所谓“三大理论”,指的是户晨风的“苹果安卓论”、与网红“峰哥亡命天涯”(本名周丽峰)有关的“性压抑理论”,以及情感博主“好师兄戴梦”提出的“力工梭哈理论”。

“苹果安卓论”指用手机操作系统区分各种人事物,也隐含外国产品优于中国产品的意思;“性压抑理论”则把普通人感情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通归因“性压抑”;“力工梭哈理论”则用于批判部分中国男性为娶妻生子甘愿倾家荡产的观念。

所谓“三大理论”,指的是户晨风(右)的“苹果安卓论”、与网红“峰哥亡命天涯”(左)有关的“性压抑理论”,以及一名情感博主提出的“力工梭哈”理论。(互联网)

部分网民进一步将“三大理论”整合成“力工就是性压抑的安卓用户”,并指这映射了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底层男性面临的困境,引起不少共鸣,但也引起官方警惕。

户晨风被封号的同一时期,“力工思维”在中国遭全网屏蔽,“性压抑理论”也在部分平台被封锁。

粉丝:看户晨风视频如“照镜子”

去年就关注户晨风的文西猜测,官方封杀户晨风可能是认为他“添乱、制造焦虑”。

根据户晨风的理论,“安卓” 是低端劣质代名词,“苹果”则用于代表高端优质事物,“安卓人”“苹果学历”等说法迅速引发争议。

在此之前,户晨风就因测试各地最低工资购买力、在街头向底层民众送钱而走红。他曾因拍摄每月仅百元养老金老人的“购买力挑战”视频,以及直播中有观众提出政治敏感问题,多次遭短暂禁言。

文西认为,户晨风出现前,中国小县城老人及收入微薄的打工者“在网络上是隐形的”,而户晨风把他们拉入公共视野,让全社会不得不正视这个庞大群体的存在和困境。

他说,很多人爱看户晨风的视频,归根结底是“照镜子”。“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日子还是紧巴巴?为什么养老金差距这么大?这些问题,很多人心里在想,但没处问或者不敢问。户子(户晨风)把这些尖锐又真实的问题直接摊在桌面上。我们看他的视频,某种程度上是在借他的口,表达我们的困惑和不满。 ”

舆论:“三大理论”均指向中国底层男性困境

同样因拍摄社会底层群体走红的周丽峰,也常在视频网站BiliBili和网民直播连线。他常用“性压抑”解释男性网民提出的各种情感问题,让这个概念被不断泛化,成为网络热梗。

官方启动“清朗”行动后,周丽峰在直播中强调,自己从未开创过什么理论,“都是其他人给我总结的”。

“力工梭哈”理论则由向男性高价售卖情感技巧课的“好师兄戴梦”提出。“力工”指体力劳动者,“梭哈”有“赌博式孤注一掷”的意思,该理论用于形容一类男人“生下来就攒彩礼,彩礼就是梭哈给女人,然后生下一个孩子,继续梭哈彩礼,妄图用钱买到女人的一生和爱。”

“力工梭哈”理论走红后,努力工作、吃苦耐劳、生活节俭等传统意义上的优良品质,开始被网民嘲讽为“力工思维”。

一张在网络流传的“三大理论框架关系图”称,三个理论共同指向中国底层男性的困境:生理欲望受挫、经济能力不足和阶层流动受阻,凸显深层社会焦虑。

根据中国网信办说法,9月启动的新一轮网络“清朗”行动,重点整治问题便包括: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炮制热门梗、语录段子等,过度自我矮化或者渲染颓丧消极负面情绪,引起跟风效仿。

但户晨风被封后,中国网络依然“一户落,万户生”,涌现多个模仿户晨风风格拍摄“安卓祝福”、测试各地最低工资购买力、送钱给底层民众的视频。不少网民使用“力王哈梭”等词规避审核,“三大理论”在民间持续扩散传播。

分析:官方意在“敲打” 而非彻底扑灭言论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理论”所遭遇的整治力度不完全相同。户晨风被全网封号后,他的“苹果安卓论”还能在社媒上公开讨论;“性压抑理论”在部分网络平台被屏蔽搜索,但周丽峰社媒账号并未遭到封禁;“力工梭哈”一词遭到中国全网屏蔽,但戴梦未被封号。

曾在中国大陆学习生活的台湾作家周咏盛受访时分析,这是要阻断思想传播的官方和想要流量的平台互相拉扯的结果。官方不希望见到“负能量”传递太广,但网络平台会助推“三大理论”相关热门内容,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状况。

周咏盛说:“除非官方摆出非常强硬的姿态,否则平台方很可能不愿意彻底执行。尤其是‘三大理论’并未批评中共施政或高官,因此官方多半意在暂缓舆论情绪,而非彻底扑灭相关言论。”

曾在中国社媒平台任审核员的刘力朋受访时也说,具体谁在宣扬负面情绪,谁在腹诽,是很难甄别的,如果官方真想阻止相关讨论,设置违禁词即可。“所以封禁力度并不大,可能只是想敲打一下。”

刘力朋研判,中国官媒迄今没有发文驳斥“三大理论”,显示理论本身并不让官方忌惮,而是官方近年一直都不喜欢经济下行、青年就业难、读书无用等课题被大规模讨论,“并不是多么晦涩的意识形态动机”。

他举例说,“躺平”作为一个老梗,可能关注的人已不多,但中国各平台上的躺平生活方式博主,也都在这一轮“清朗”行动中被封。

周咏盛则提到,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B站曾联合多家中国官媒推出名为《后浪》的视频,宣称年轻世代物质丰富、科技进步,未来满是光明。但如今中国经济下行,“先前那种乐观情绪已不复存,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返贫观察’与‘润学’(移民),三大理论也填补了一种价值真空。”

文西说,他制作的每条户晨风视频下的网民评论,都像一场大型“生活吐槽大会”。“真正的正能量,是敢于直面问题,然后去解决它。报喜不报忧、只会歌功颂德的,是‘假正能量’。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