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盟无法就中国计划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达成解决方案时,欧盟可考虑用最强力的贸易工具,对华采取行动。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马克龙星期四(10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说,欧盟应权衡对中国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使用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马克龙会后对记者说,中国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属于经济胁迫。“我们已经看到这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必须具备应对的能力。”

中国10月9日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和力度,此举被视为对欧洲工业与安全的重大威胁,因为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池、防务制造等关键领域。

德国总理梅尔茨在会后证实,欧盟领导人已讨论是否启用反胁迫工具,但尚未作出决定,并称将由负责贸易事务的欧盟委员会进一步评估是否动用这一机制。

这一工具迄今尚未启用,设计初衷是作为威慑手段,必要时可反制第三国通过贸易手段胁迫欧盟或成员国政策选择的行为。潜在措施包括征收关税、对科技企业加税、限制投资、禁止中企参与欧盟公共招标,或限制企业进入特定市场。

分析指出,欧盟目前动用这一最强贸易武器的可能性仍然不高,因为此举可能显著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法国此前曾多次主张启用该机制,包括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但始终未获广泛支持。

目前,欧盟委员会正研究若外交斡旋无果的应对方案。彭博社早前报道,欧盟计划在本月底前拟定一份可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措施清单,以增强谈判筹码,并制定保障关键供应与多元化来源的短期方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