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间:香港唯一非建制议员狄志远告别议会

香港12月初将举行新一届立法会选举,20多名现任议员半个月来先后宣布不竞逐连任,当中不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将,掀起了全城热议。来自社会福利界别的议员狄志远弃选,尤其引起许多人高度关注。

68岁的狄志远是一名社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从政,于1985年加入民主党的前身——汇点,多次参加区议会选举,不过皆未能当选。 到了1991年立法局选举,他在新界北选区夺得逾2万张选票,终于成为立法局议员,首次进入议会。

狄志远一直被视为民主派中的温和人士,在香港政制发展的问题上和民主派有不同看法。1995年,他以“没有足够政治智慧”为由,宣布不寻求连任立法局议员,并且转型投入教育事业。这期间狄志远逐渐淡出党务,但仍然是民主党成员。

香港政府2012年计划在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科,于社会上引起极大争议。其间,狄志远公开支持官方推行国民教育,认为没有“洗脑”的成分。 这番言论遭到民主党主席何俊仁批评,认为违背了民主党的立场,要求他收回言论,但狄志远拒绝这么做。

后来香港有数万人参加反国民教育游行,狄志远仍然力撑港府在9月新学期推行国民教育科,再被何俊仁谴责,并以收到多名党员投诉为由,根据纪律进程跟进。不过,民主党纪律委员会经调查和聆讯后,裁定狄志远没有违反党纪,还了他一个公道。

经此一役,狄志远和民主党渐行渐远,并于2015年退党,随后与被革除民主党籍的黄成智合组“新思维”,以中间派定位。但在之后的多场立法会选举中,“新思维”皆落败。

香港前几年实施新选举制度后,狄志远于2021年参选立法会,最终成功胜出,相隔30年重返议会。由于其他民主派候选人未能参选,在立法会的90个议席之中,只有狄志远这位唯一的“非建制派”议员,他自称是“1对89”。

狄志远上任后,在民生事务尤其是社福议题积极建言,多次批评政府;首两年更对财政预算案投弃权票,代表基层表达不同声音。除了就社福事宜向官方提意见,他也曾组织居民举行小型游行。

但狄志远在竞选时曾提出上任百日内提政改议案,后来一直没有落实。在任期末段,他在区议会改制、《基本法》23条立法、社工注册局修例等草例投票中,也都跟随大队投下赞成票。

狄志远就此解释,上任时未有鲜明“红线”,表达空间相对较大,但国安法例陆续出台后,“红线变得鲜明,有些事要小心处理”。

尽管如此,狄志远仍然认为,比较九七年回归前后两种议会生态,自己比较适合爱国者治港下的议会,“30多年前刚引入直选,民主派登堂入室,有了新的议会生态,政党之争多了,议事都是导向选举,别人骂一句,你骂三句,选票就来了”。

在即将举行的立法会选举中,多名“敢言”的议员皆未争取连任,狄志远也宣布不参选。 他称完全理解政治现实,但认为香港是自由多元社会,期望当前政治环境只是过渡期,他仍希望香港政制走向民主化。

中间派在香港政坛是否仍有市场,尚是一大疑问。 香港另一个中间派政团“民主思路”,早前已改名“民思”,转型从事研究工作;加上狄志远这次退出选战,不少人认为中间派在香港已完成历史任务。事实是否如此,或许要看年底有无中间派候选人突围而出,当选立法会议员了。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