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撰文称,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
《人民日报》继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刊发中共高层文章,王沪宁近5000字的署名文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星期五(10月31日)推出。
上周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
王沪宁说,要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是我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重要原因。”
文章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不断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规律的认识,“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判断,引领推动了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格局到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动力的深刻变革”。
文章指出,“十五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必须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具体而言,在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王沪宁说,要突出抓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等改革举措;要推动改革朝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民间投资比重等方向发力。
文章也说,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要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信息披露、社会信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制度,消除要素获取、资质认定、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壁垒;要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统计、财税、考核制度。
王沪宁称,习近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文章还强调,别国越是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中国越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扩大单边开放领域和区域。要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完善出口管制和安全审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