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台湾立法院“怪兽”正浴火重生?

时间:2024-05-22 23: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下午察:台湾立法院“怪兽”正浴火重生?

“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5月20日就职新一任台湾了,但开场不是那么平和。

首先,他的就职演说内容普遍被视为对抗色彩浓郁,引来对岸炮轰连连,不少学者评论时都直指台海接下来风险难测。

再者,就是台湾内部也弥漫了丝丝火药味:朝野立委上周(5月17日)先是在立法院里为修法爆发激烈肢体冲突,立法院外则聚集了大批民众抗议,场景令人联想到10年前的太阳花学运,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强调,政党在竞争之外也应有合作信念,对目前立法院“三党不过半”局面,他呼吁议事运作应遵守程序正义,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才能避免冲突,维持社会安定和谐。

立法院在就职典礼次日(5月21日)重新开议,立委虽然未再大打出手,对峙、阻碍议事的行为则不断,亲绿团体号召来的支持者也继续在外集结、声援。

台湾立法院5月17日爆发混战,民进党立委沈伯洋在试图从主席台后门冲进议场时,不慎从高处被拉下,头直接着地,吓坏现场的民意代表。(路透社视频截图)

赖清德在今年1月13日举行的三角战总统选举中,以四成得票当选,他领导的民进党则失去立法院过半席次的优势。作为总统支持度和执政党立法院席位都不过半的弱势政府,当时就有人预言他未来四年执政将面临内外交困的挑战。结果是位子都还没坐下来,内部就已经开始撕裂。

台湾立法院在吵什么?

拥有台湾立法院多数席位的两个在野党——国民党和民众党,这次共同提出的《立法院职权修正案》,是联手支持变革,要让立法院对政府拥有更大的监督权。

修法有五大部分,包括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立院调查权及听证权、藐视国会罪、强化人事同意权、正副院长记名投票制。

所谓的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即要求台湾每年都要前往立法院发表“国情咨文”,并备询和向立法院提供所需的文件资料,其中被视为一大挑战的是,立委提出口头提问时,总统得即时回答。

台湾历任总统都不曾到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但赖清德在选战期间曾表态同意这么做,好让人民了解总统施政走向、思维和主张。引起争议的是总统是否要接受立委质询以及答复的模式。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星期三(5月22日)接受网络节目专访时批评在野党修法要求总统备询是“违宪”,要提出释宪,“不然难道口头质询、即问即答,再以虚伪陈述八年后抓起来吗?”

另一条修法则规定,未来政府人员不得任意缺席、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对立法委员质询的答复,不得超过质询范围之外,并不得“反质询”。隐匿资讯、虚伪答复或有其他藐视国会的行为者,经院会决议,将移送弹劾或惩戒,包括处以2万元(新台币,下同,835新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甚至可依法追诉刑事责任。

此外,台湾立法院对总统提名的部分机关重要官员任命原本是以无记名投票表决,修法则改以记名投票表决;审查期间不得少于一个月,且应举行公听会,被提名人面对立委审查时,答复不实、隐匿资料或提供虚伪资料,经院会决议,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

立法院行使调查权时,可要求政府机关、部队、法人、团体或社会上有关系人员提供相关资料,法人或社会上有关系人员等违规,得经立法院会决议,处最高10万元罚锾。

如此种种,台湾立法院朝野立委星期二(5月21日)吵到将近午夜,只通过了部分修法,预计5月24日、28日将续审改革相关法案。

位子决定脑袋

表面看来,这些修法内容都显得很“正常”:官员到立法会备询时给予虚伪答复要负刑责,不是很理所当然吗?立法院要加强监督政府,不是民主的运作吗?

但民进党的立委指责在野党未经充分协商和讨论便强行快速通过修法,扼杀民主,国民党的立委则坚称已遵守所有法律程序。

程序正义的争议之外,民进党的政治人物与支持者也认为,立法院中人数占优势的在野党,是与中国大陆狼狈为奸的“卖台”者,想修法扩充立法权,压制行政权,试图限制和削弱赖清德政府的权责。

立法程序违反民主的指控,再加上“抹红”——果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太阳花学运。

大批绿营支持者5月21日在立法院外集结,声援立法院内民进党立委反对在野党联手修法的行动。(彭博社)

其实,民进党当年在野时也提过改革“国会”。民众党立法院党团主任陈智菡星期二(5月21日)晚在脸书发文提醒大家,民进党从2012年就提出“国会改革”,主张让立法院有完整的监督、调查听证权,当年民进党说这是为民主、爱台湾,如今却反过来批评推动“国会改革”的国民党和民众党。“我们要问,难道2012的蔡英文、林佳龙、李俊俋、柯建铭都是中共同路人?”

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中强调台湾是民主世界MVP(最有价值球员),但在立法院5月17日演出全武行后,路透社的报道则以202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试图为美国猪肉进口松绑,在野的国民党立委当时在立法院扔掷猪内脏作回应为例,将台湾形容为“喧闹式民主”(rambunctious democracy)。

就事论事,立法院改革也好,美国猪肉进口也罢,甚至是蔡英文早年在野时承诺未来如果执政将举行公投撤销的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台湾政坛,无论蓝绿,往往是位子决定脑袋,在野时说一套,一上台,立场可能完全翻转,反过来也一样,在外界看来,政治喧闹没完没了。

台湾已故政治学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2016年曾写过一篇文章《谁来驯服台湾立法院这只怪兽?》,认为台湾民主体制运作失灵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立法院,一方面立法绩效与质量极其低落,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制衡权力无限上纲。由于允许电子媒体摄影机可以进入议事会场,为了冲收视率的电视台与急于作秀的立委更形成共生关系。

不过,刚卸任交棒的蔡英文正是在2016年当选出任总统,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当时也在立法院取得压倒性多数,得以完全执政,在这种情况下,朱云汉教授口中的“怪兽”虽未驯服,也稍有收敛,而如今,正如这两周修法过程所预示的,“怪兽”正浴火重生。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