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进一步阐述两岸互不隶属 学者:两岸关系主张比蔡英文更强势

时间:2024-05-21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赖清德进一步阐述两岸互不隶属  强调台湾是民主世界MVP

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以《中华民国宪法》具体阐述两岸互不隶属,称将不卑不亢,维持现状,并强调台湾是民主世界MVP(最有价值球员),继续推进台海和平及台湾经济与世界连结。

中国大陆批评赖清德谋“独”挑衅、破坏台海和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表示,期待与赖清德及台湾跨政治光谱的伙伴合作,维持台海和平稳定。

受访学者分析指出,赖清德字里行间透露其务实台独立场,两岸关系主张比蔡英文更强势,虽然中美共同管控台海风险,但美国11月大选变数很多,两岸关系前景不容乐观。

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民进党主席赖清德今年1月13日当选,让民进党得以首次连续执政三届。他与副手、前驻美代表萧美琴星期一宣誓就职。

在总统府前的就职典礼邀请到29国650名外宾出席,对比卸任蔡英文八年前就职时,观礼的700名外宾来自59国。

在31分钟的就职演说中,赖清德阐述了台湾的两岸政治定位和内政发展路线,最具体的立场阐述,围绕在两岸关系定位上。

赖清德重申,民进党籍前蔡英文在2021年双十节演说中提出的“四个坚持”两岸关系主张。即“永远坚持自由民主的宪政体制;坚持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必须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

蔡英文2016年和2020年两次总统就职演说中,引用隐含两岸同属一中的《两岸关系人民条例》,赖清德完全不提。蔡英文以“对岸”称呼中国大陆,赖清德直喊“中国”。

在蔡英文的“四个坚持”之上,赖清德以《中华民国宪法》为法理依据,阐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再以“中华民国国籍”区分两岸,再以“国名三名并立”方式隐喻,台湾等同于国家名称。他说,“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皆是我们自己或国际友人称呼我们国家的名称”。

台湾股市原本开盘小涨,当就职演说提到两岸互不隶属后,多只观光旅游股骤然跌停,台股指数也急跌,直到尾盘才微升13点。赖清德一度在演讲中还呼吁两岸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合作,提议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和学位生赴台就学开始。

赖清德在演说中,也延续蔡英文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路线,强调台海和平和台湾经济均与世界连结。他说,台湾面对大陆威胁,与全球民主国家形成和平共同体,发挥威慑力量,台湾掌握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成了民主供应链关键,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指出,赖清德提出“民主共同体”,意在与大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庭抗礼,而提出让台湾成为民主世界的MVP,是因为赖清德认为在美国的推波助澜和认可下,台湾的国际地位空前高涨,“断交对台湾已经不重要”。

张登及也认为,赖清德的两岸关系论述比预期中强硬,不仅试图在法理上具体阐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在演讲结尾时还说,台湾1624年从台南出发,开启全球化开端,公开的“以殖民时期为自己历史的起点”。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则向本报分析指出,虽然赖清德在演讲中没有提到“台独”,但是台独立场在讲稿中若隐若现,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比蔡英文2016年总统就职演说时更加倒退。

赵春山说,赖清德把“国名三名并立”,意在“把国家的名字模糊化”,同样是“若隐若现、比较不刺激大陆的台独说法”。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