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欧美台日产共聚聚甲醛 北京宣布反倾销调查

时间:2024-05-20 08: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针对欧美台日产共聚聚甲醛 北京宣布反倾销调查

中国大陆商务部星期天(5月19日)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和日本的进口化学品共聚聚甲醛,展开最长可达一年半的反倾销调查。受访学者形容这项措施是“一石四鸟”,主要反制欧美近期持续以经贸政策针对中国产业,其次是在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前夕释放警示信息。

大陆商务部官网星期天发公告,宣布当天开始对部分进口的共聚聚甲醛(POM copolymers)进行反倾销调查,四个被调查的对象依序是欧盟、美国、台湾和日本。调查通常应在明年5月19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六个月。

共聚聚甲醛是被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可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并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医疗器具等多个领域。

据公告,六家中国生产商今年4月22日正式向商务部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当中包括中国聚甲醛产能最大生产企业云南云天化。过去三年,这些企业每年占同期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总产量50%以上,符合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规定。

欧盟利用去年7月生效的《外国补贴条例》,今年已针对铁路、太阳能和安全领域的中国公司发起三项备受瞩目的调查,还对在欧销售的中国电动汽车启动贸易调查,引发北京高度不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两个月对欧盟电动汽车出口同比下降近20%,表明欧盟调查负面效应已显现。

中国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星期六(18日)发文警告称,中国其实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如果欧洲继续采取行动,“中方很可能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回击。”欧盟中国商会发声明称,这个警告“意义重大”,并表示欧洲葡萄酒和乳制品可能受波及。

美国5月14日则宣布对中国输美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进一步提高加征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之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敦促美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并预告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北京最新措施可能是出于政治考量,旨在对欧美台日发出警示信息,通过开展反倾销调查达到“一石四鸟”之效。

傅方剑认为,中国的反制措施显得克制,不马上实施可能旨在制造更多政治筹码,并将视欧洲对中国电动车的调查结果等,未来再决定是否动用这张牌。他也指出,由于聚甲醛并非不可替代的工业原料,在北京与欧美台日的贸易中占比也不大,即便最后决定加征关税,也不会对这些经贸关系造成太大冲击。

据《证券时报》旗下“券商中国”平台报道,去年全球聚甲醛总产能为178.5万吨,其中中国大陆聚甲醛产能59万吨,即占全球产能三分之一。境外聚甲醛装置则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韩。

中国聚甲醛进口量近年呈震荡增长趋势。因高附加值的汽车配件行业、高端电子电器行业等门槛要求较高,国产聚甲醛不具备进入条件或进入较少,中国每年仍需进口30万吨以上的聚甲醛。

去年中国聚甲醛生产商增至11家,总产能也增至每年59万吨。其中,云天化产能每年9万吨,是中国产能最大生产企业。

傅方剑指出,中国聚甲醛生产商已占国内市场份额高达逾六成,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可能也有商业目的,希望通过赶走外国厂商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但如果缺乏竞争将导致中国生产商形成垄断,长远对市场发展弊大于利。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