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就职演说后 大陆对台发动系列文攻 学者预期必有武吓等施压工具

时间:2024-05-22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赖清德就职演说后  大陆对台发动系列文攻  学者预期必有武吓等施压工具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说,在中美元首“习拜会”后,台海风险原本相对可控,但在陆美台的情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后,台海风险已变得更难测。(温伟中摄)

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发表就职演说阐述两岸互不隶属后,北京发动一系列措辞强硬的文攻。台湾学者研判,中国大陆必然采取步步进逼的武吓,以及各种对台施压工具。

赖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在就职演说中,以《中华民国宪法》为依据,具体阐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相对前任蔡英文以“对岸”称呼中国大陆,赖清德直称中国,被解读为透露其务实台独立场,两岸关系主张比前任更强势。

大陆官媒星期二(5月21日)展开一系列文攻,直接点名批判赖清德,包括《人民日报》指他卖国祸台,贩卖“两国论”、妄图“倚外谋独”“以武谋独”,向外国主子纳“投名状”,一心走挑衅对抗的邪路,还狠批他“招摇撞骗、无赖至极、拉大旗给自己壮胆”。

新华社则批评赖清德的演说“恶毒煽动两岸对立对抗”,是不折不扣的“台独工作者”、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不是“和平的舵手”而是和平的毒手。《环球时报》则以社评批判他的演说,是赤裸裸的“台独自白书”和“害台宣言”。

星期二在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一场座谈会上,台湾国防大学中共军事事务研究所教授马振坤评估,大陆的文攻把能骂的用语都拿出来了,接下来必然加大武吓的强度,包括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空域持续进逼,大陆海警船在金门和马祖等外岛不断扩张海域管辖权,一步步把台海“内海化”。

不过,马振坤认为,在美国11月总统大选之前,中美仍会共同管控台海风险。观察点包括本月8日美国导弹驱逐舰通过台海,解放军发出的声明和“全程跟监警戒”的反制动作显得低调,发映北京优先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他也预期,中美国防部长本月底有望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期间对谈,针对台海议题进行实质讨论。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则认为,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中国官方与台湾前总统马英九4月10日在北京会面时,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等于给即将掌权的赖清德一个台阶下。但赖清德在演说中完全没回应、没接球,因此他认为北京各部会应该正在清点对台施压政策的工具箱,包括文攻武吓、经贸制裁,以及针对两岸关系的法理诠释斗争。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今年多次访台,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康达4月罕见走访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被解读为中美可能已讨论过赖清德的就职演说。王信贤指出,若此说法为真,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已公开肯定演讲内容,若演讲有超过北京预期的强硬内容,北京是否会解读为美国在背后撑腰。

王信贤指出,目前两岸缺乏互信、充满认知落差、追求的目标也不同,两岸的战略互疑将是赖清德未来主政四年的主轴。

他说,去年11月中美元首“习拜会”后,一般评估在今年底美国大选前,台海风险相对可控。但在近期大陆、美国和台湾情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后,台海风险已变得更难测。

他提到的陆美台最新情势变化,除了赖清德的就职演说,还包括美国近期酝酿对华加高关税、指责大陆产能过剩,以及中国官方出访欧洲等新因素,都升高了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并牵动太平洋“大两岸”中美架构下的台海“小两岸”关系。

出席5月21日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520后两岸关系与区域安全展望”座谈会的学者,左起为马振坤、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陈德升、政大国关中心主任寇建文、身兼国关中心副主任的王信贤和助理研究员曾伟峰。(温伟中摄)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