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北京会如何应对赖清德?

时间:2024-05-22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民进党主席赖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宣誓就职新一任台湾,台湾正式开启赖清德时代。

就职典礼前,台媒引述消息称,在广受关注的两岸问题上,赖清德会在520演说中依循前任蔡英文的“四个坚持”,进一步阐述他去年投书媒体时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在两岸交流合作上,会向对岸释放具体善意

不过,多数观察家在听完赖清德的演说后,不约而同地问,说好的善意去哪儿了?

约半小时的演说中,如果真要说有善意的地方,应该是赖清德具体提出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大陆学位生赴台就学。在两岸官方互动完全停摆,民间交流陷入低谷的背景下,这个表态至少在表面上,展示了新政府重启两岸互动的意愿。

但这细细的橄榄枝以外,剩下的两岸论述都充满了明显的对抗色彩。有台湾舆论形容,这个演说犹如一份“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自白书”。

与蔡英文柔中带刚的姿态不同,赖清德星期一在阐述两岸问题时更强势,完全没提暗含两岸同属一中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而且通篇都用“中国”,而非2016年和2020年蔡英文两次就职演说时用的“对岸”和“北京官方”。

他喊话北京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还以《中华民国宪法》为法理依据,论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赖清德甚至抛出“三合一”国名,称中华民国、中国民国台湾、台湾都是“我们国家的名称”。

这位新任总统在演说中,不掩饰台独的立场,超出了不少观察家的预期。2016年,北京指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若以此对比,这次赖清德的演说在北京看来,大概就是“交了白卷”了。

中国大陆国台办当天火力猛烈地抨击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充分暴露了其‘台独工作者’的本性”;正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上合组织外长会议的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更是痛批“赖清德之流背叛民族和祖先的丑行令人不齿”。

除了这些文攻,北京预计还会掏出更多工具,经贸、外交、军事等不同领域的实质性施压预计会接踵而来。比如在经贸上,北京可能进一步取消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下部分产品的关税减让,或以反倾销为由对更多台湾产品设立贸易壁垒等。

有分析也认为,在赖清德推进“两国论”的当儿,北京会压缩台湾国际空间作为回击,这不会是挖邦交国那么简单。一些值得观察的风向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访华后,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当中特别提到俄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常见的“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几个字的差别,让“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间更小。

去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新华社在通稿中也披露,中国领导人中国官方除了要求美国不支持“台独”、停止武装台湾,还要求美国总统拜登“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不排除北京下来会更频繁对国际社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设法在外交上进一步围堵台湾。

考虑到中国大陆目前的经济情况、北京将借二十届三中全会推进改革,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只要不出现台湾宣布独立或发生美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极端情况,北京未来几年采取非和平手段统一台湾的可能性很低。不过,大陆对台的军事胁迫,相信会如“切香肠”般加速推进,包括派出军机、军舰进一步逼近台湾本岛,通过各种演习,增强武力攻台的能力等。

反过来说,北京可能采取的这些措施,也会进一步助推两岸情势朝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经贸交流,还是民间情绪都会受到冲击,毕竟赖清德展现的对抗立场,在台湾并非完全没有民意基础和社会氛围。这会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恶性循环,北京要在感情上争取认同,也会变得更加艰难。

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外界也关注风谲云诡的台海,对更大的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赖清德结束演说后,很多人脑子里的一个问号是,演说中那些会激起北京强烈反弹的论述,是否得到了华盛顿的默许?

原以为北京忙着救经济,美国那头乌克兰和中东问题蜡烛两头烧,又要忙着年底的选举,双方都会设法降低520演说的负面冲击,如今看来结果并不乐观。台湾开启赖清德时代后,中美到底有没有管控台海风险的意愿、默契和能力,又或者还是继续在梦游中走向危机?如果是后者,各方还真得系好安全带,面对连续的震荡和颠簸了。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