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和中国抵达位于釜山金海国际机场旁的金海空军基地举行会谈,两人握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后,满怀夸张的乐观情绪离开。

他称这次会面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如果打分的话,满分10分他会给出12分。

相比之下,中方的态度冷淡一些。北京最初发布的声明听起来更像一份操作说明书,领导人敦促双方团队“尽快敲定后续工作”。

特朗普希望“很快”就能达成协议,而北京显然想继续谈下去——因为中方在意的是“从长计议”。

随后,中方发表了一份更详细的第二份声明,内容呼应了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所说的话。

根据这些说法,美国将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而中国则会暂时取消对稀土出口的管制——这些关键矿物是制造智能手机、电动车,乃至更关键的军事设备所不可或缺的。

目前尚未有具体协议,双方谈判代表已经为细节问题谈判数月。不过,周四达成的共识仍被视为一个突破。

这使得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日益动荡的关系暂时稳定下来,也安抚了全球市场。

但这只是一场暂时的休战。它并未解决这段竞争性关系核心的分歧。

前特朗普政府经济顾问肖恩(Kelly Ann Shaw)表示:“美国和中国正朝不同方向前进。”

“这实际上是如何管理一场分手的问题——要让损害最小化,同时维护美国利益;而从中国的角度看,是维护自身利益。但这段关系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戏剧性的改善。”

“斗而不破”

与特朗普打交道是一门艺术。

这需要恰到好处的奉承——大多数国家都试过,包括他此次亚洲之行的其他站点。韩国送给他一顶巨大的金冠,日本首相甚至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但中国只安排了一场在韩国空军基地的会面:当一方抵达、一方离开时,两人短暂交会。

这并不令人意外——自特朗普贸易战开打以来,这与中国谨慎而强硬的姿态一脉相承。就在美国总统提高对中国货品关税后几天,北京立即以自身关税反制。

中国官员告诉全世界,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和特朗普一样,也相信自己掌握上风——而且似乎早有计划。

决定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庞大市场的经济重量来反击。

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毫无压力——他确实有。必须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就业与财富,

各政府部门传达的讯息是北京将“战斗到底”。

《新中国策略》(The New China Playbook)作者金刻羽(Keyu Jin)说:“中国的主要原则是‘斗而不破’。”

“而且它‘以升级换降级’,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术。”

中国的算盘

换言之,中国出手打在特朗普痛处。这是中国首次限制对美出口稀土——而中国掌控着全球约90%的稀土金属加工。

宏观经济学者兼投资分析师杰森·贝德福(Jason Bedford)指出:“在稀土讨论中常被忽略的一个细节是,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最具战略性的环节有压倒性优势——用于高端国防系统的重稀土。”

“这种优势远比产业中其他部分更难被取代。”

因此,让中国放松这项出口管制成为华盛顿的优先目标——而这也成了领导人坐上谈判桌时的一张关键筹码。

中国还停止购买美国大豆,这一举措直指共和党票仓——美国农民。

有报导称,本周北京已经重新开始购买美国大豆。

金刻羽说:“如果美国认为能够主宰中国、压制中国,那它已经被证明错了。”

“这是在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国传递一个信号——中国需要被尊重,它不会屈服,也不会作出过多政治或经济让步。”

与首个任期相比,特朗普团队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更强势的中国。

北京也吸取了教训。过去四年,它积极寻找新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出口依赖——中国近五分之一出口曾流向美国,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11%。

在会面前一天才正式确认行程,现身韩国,参与这场似乎旨在展示实力的政治戏码。

如往常一样,他在握手时站在特朗普前方。当特朗普俯身靠近、在他耳边低语时——这种即兴举动是中国最厌恶的——而对方面无表情。

会面结束后,特朗普亲自送到等候他的专车旁。然后特朗普独自走出镜头去寻找自己的车。

然而,这场超级大国峰会——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仍有不少积极成果可取。

金刻羽说:“中国希望在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但不会让关系破裂,因为那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包括中国。”

对企业、市场以及夹在两强之间的其他国家而言,这场暂时的平静无疑值得欢迎。不过,观察人士并不确定这能维持多久。

肖恩补充道:“我认为在中长期内,美中之间的严重分歧依然存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可能会再次出现不稳定。”

那么,特朗普是否拿到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更大更好的中国协议”?还没有。

即便他真的签下协议,也只是在文件上签字,中国如今也已展示——它不会向华盛顿屈服,且更具韧性。

这场两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无论是否最终签署协议,恐怕都将继续下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