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10月31日)上午比预定时间晚约15分钟抵达庆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现场,引发现场外交观察人士关注。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入口处长时间等候,随后亲自迎接并陪同习近平入场,成为当天多边会议中最具象征性的画面之一。
当天上午9时20分,李在明总统在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一楼迎接各国与地区领导人。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开始,越南、美国、台湾、泰国、新加坡代表等依序入场。按既定倒序字母顺序,习近平原应在香港与智利代表之间出场,但迟迟未见身影,现场一度出现空档。
直到上午10时零2分,习近平才在多方注目下抵达会场。李在明再次走出门口迎接,微笑致意“欢迎”,习近平回应“您好”,并略显拘谨地握手。两人短暂合影后并肩入场,李在明轻声询问“来的路上没有不便吧”,习近平微笑点头,气氛略显克制而礼貌。
现场画面显示,中方翻译向李在明转述习近平称“黄南面包(庆州特产)很好吃”,引发短暂笑声,李在明随即将习近平引向座位。
但在外交观察人士看来,这场“迟到15分钟的登场”仍显意味深长。
尽管首脑在多边会议上迟到并非罕见,但习近平此行下榻的可隆酒店距离会场仅约6公里,而庆州市内为确保APEC峰会顺利召开实施了严格交通管制,几乎排除了外部阻碍因素。
分析认为,此次“迟到”或带有外交层面的“信号”,意在11月1日韩中首脑会谈前,先行确立中方的主动姿态。
尤其是在10月29日韩美首脑会谈中,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就韩国引进核动力潜艇达成共识后,北京方面表现出明显不满。中国外交部次日即要求韩国“切实履行不扩散义务”,外交气氛微妙。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