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被爆员工入职要改“鼠”姓,必称“鼠某某”,引发企业文化过度侵犯员工个人权利、甚至矮化员工的批评。
有网民在社交平台爆料,入职三只松鼠就会失去姓名,因为所有员工都需把名字改成“鼠某某”。爆料者晒出了一场分销会上带“鼠”字前缀的名牌,例如“鼠安桥”、“鼠思卓”等,CEO和老板娘则自称松鼠老爹、松鼠老母。网民还公开了全员以“鼠”字开头命名的公司党委名单截图,相关内容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
三只松鼠回应,“鼠名”是非强制性企业文化,仅用于内部工作场景。 澎湃新闻星期二(11月25日)发评论称,虽并非强制,但是职场打工人都明白,当别人都有了“鼠某某”的花名,使用本名的你就会成为另类,为了不成为显眼包也为了融入公司,改名的“真实意愿”也就难以被看到了。
据新浪科技BUG栏目报道,三只松鼠淘宝旗舰店客服表示,如果员工不愿意取鼠名,可能没法入职。
三只松鼠在社交媒体上也都已“鼠”自称。公司微博在11月12日发帖称:“鼠鼠们办公的地方叫鼠窝,鼠鼠们用的办公软件叫飞鼠,鼠鼠们玩乐的地方叫松鼠小镇,每一个鼠鼠都有自己的鼠名,鼠鼠们向前冲!”
这条微博也打上了“三只松鼠的企业文化”标签。该公司官网也显示,办公楼被命名为松鼠窝,培训室是“松鼠洗脑院”,健身房直接命名为“松鼠嘿咻馆”。
这并非三只松鼠的“鼠名”文化首次引发争议。据中国青年网,本月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申请退货时,发现商家退货收件人名为“退货鼠”。该消费者质疑这一名称谐音“退货死”存在恶意。公司同样以“企业文化”为由回应,称内部还有“发货鼠”“客服鼠”等花名,“退货鼠”并非辱骂消费者。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