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俄总理谈经济合作 学者分析俄乌战争才是重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11月4日)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会面时说,中俄关系今年以来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双方要保持密切协调,把中俄合作的蛋糕做好,“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米舒斯京是在中美元首10月30日于韩国会晤后、俄罗斯因侵略乌克兰而继续受西方制裁的背景下访华。

受访学者认为,中俄媒体报道虽未提俄乌战争,但两国领导人肯定谈到这个问题。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希望中国帮忙促成战争结束后,相信已引发俄罗斯担忧,中国或采取强硬手段迫使俄方尽快结束战争,俄总理访华很大程度上意在与中国战略对表,并摸清北京立场。

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星期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米舒斯京会面时说,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的战略抉择;双方要保持密切协调,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着眼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中俄合作的蛋糕做好,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他强调,双方要稳步扩大相互投资,开展好能源、互联互通、农业、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挖掘人工智能、数码经济、绿色发展等新业态合作潜力,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米舒斯京向习近平转达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诚挚的问候”,并强调俄中领导人今年内两次会谈,做出旨在进一步加强俄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定。他说,俄中应为相互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和普京曾分别在今年5月于莫斯科,以及9月于北京举行会晤。

中俄则早在2022年2月宣示,双方建立“无上限”伙伴关系;同月,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并因此受到西方制裁。

俄罗斯这些年来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以减缓西方制裁的冲击,中俄贸易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结算比率上升,能源合作也不断深化。但据路透社报道,在美国施压下,中俄两国近几个月的双边贸易下滑。

米舒斯京星期一(11月3日)在杭州与中国总理李强举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据俄媒体报道,双方同意“加强全方位合作,妥善应对外部挑战”。

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联合公报则显示,中俄双方将“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坚定相互支持”。双方也同意,尽一切努力,在应对单边强制性措施方面进行互助合作;支持两国企业深化能源领域合作等;就北极问题开展合作。

中俄之间的正式文件和媒体报道均未提到俄乌战争,习近平讲话虽提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但也未指向俄乌战争。

不过,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和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附属资深研究员黎良福均认为,中俄领导人见面肯定谈到俄乌战争。

特朗普10月30日在“习特会”结束后,在“空军一号”上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习近平“将帮助我们,我们将就乌克兰问题开展合作”。

黎良福向《联合早报》分析,俄乌战争已成美中俄三方最重大的共同议题,北京的回旋空间很狭窄,要动用多少力量劝说俄罗斯,得考虑很多因素。 一方面特朗普急于想促成和平;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极限施压,中国更须要向欧洲伸出橄榄枝,促成战争结束是中国对欧最友好表现;同时,中国又不能让俄罗斯不高兴,那毕竟是接壤的大邻国。

黎良福评估,中国将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是否积极劝说俄罗斯止战。

朱锋也分析,俄乌战争长期化必然冲击欧洲整体安全态势,中国的担忧也因此加大。

他说:“这将对中欧、中俄关系带来很大的冲击,欧洲正在不断利用俄乌战争对中国施压,而且欧洲内部的反华声音也在不断坐大。”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