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大增近九成  产能输出引担忧

今年前三季,在中国整体出口增长7.1%的背景下,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大增近九成,延续高增长态势。受访分析师指出,中国车企以低价换取高出口量,并不意味着高利润,反而可能因持续向海外输出过剩产能,为与美国以外地区的经贸关系埋下隐患。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周二(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75万8000辆,同比增长89.4%;受此拉动,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期增长14.8%,达到495万辆。

在出口品牌中,比亚迪增速最快,前三季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达到70万5000辆,跃升至中国车企总出口量的第二位。

面向国内市场,今年前三季,中国汽车累计销售1941万4000量,同比增长12.5%。单月来看,9月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首次同时超过300万辆,月度产销同比增速连续五个月保持10%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计,今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超过650万辆,超越去年的600万辆,创历史新高。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当前公布的数据主要强调出口量的高增长,却未透露汽车的平均售价和车企利润率。“一味压低价格带来的激增属于‘杀鸡取卵’,并不是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0月初曾发文警示,中国汽车经销商当前普遍面临新车销售大面积亏损,“已难以摆脱生存的困境”。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增,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担忧。财新引述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来看,发力出口可以破解中国国内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但长期来看,整车出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目前,中国汽车的前五大出口地分别为俄罗斯、北美、中东、欧盟和巴西。其中,欧洲是中国电动车的第一大市场。欧盟自去年10月起,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最高达45%的反补贴关税。

沈萌指出,目前经贸关税的焦点仍在中美之间,但若中国汽车出口持续攀升,有可能在中美贸易问题尚未“拆弹”的情况下,在中欧之间也引爆一场关税战。

例如,欧盟已在钢铁领域剑指中国。欧盟委员会10月7日提议,自明年起将免关税钢铁进口配额削减近一半,超出部分征收50%额外关税,与美国对中国钢铁征收的关税率一致。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