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系要找到稳定的平衡点,关键在于中国能否继续与美国、欧洲及其他主要科技体互相依靠,同时持续发展,而不是走向完全自给自足的路线。
美东时间星期三(10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他指出,中美关系已成为当前国际事务最令人担忧的断层线,这道裂缝正随着两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议题日益交织不断扩大。
在他看来,美国在生产力、收入、创新能力及金融体系等方面仍保持明显领先地位。不过,美国从未面对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有实力、快速崛起的竞争者,这深刻改变了美国政治氛围。
尚达曼指出,中国正迅速缩小与美国的科技差距,不仅在制造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崛起,也在人工智能(AI)的产业化应用方面进展更快。美国虽仍在部分领域保持领先,但已难以阻止中国的持续发展。
他说,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会不会追赶甚至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领先,而在于中国的发展是否继续与美国、欧洲及其他主要科技体保持互依,还是转向自给自足。
尚达曼预判,上述两种结果皆有可能,也各自存在风险。因此,中美的相互依赖必须审慎应对,以防止技术或关键材料被武器化。但如果世界最终走向科技、供应链、金融体系和AI生态等全面脱钩,风险将更大。
中美“交界处”蕴含创新活力 妥善管理竞争利于共赢
尚达曼以生态学为喻,认为中美两个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合作,可被视为自然界的“交界处”,往往是最为生气勃勃的地方。中美之间的“交界处”同样蕴含巨大的活力与创造力。这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创新,将理念转化为解决方案,并降低成本,让各国受益。作为中美之间的中介者和前沿领域的合作伙伴,小国在这些方面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中美竞争不一定是必须消除的威胁,也可以成为必须妥善管理的机遇。“如果处理得当,中美之间的‘交界带’将成为两国共同繁荣的源泉,也是世界最强大的创新引擎。若处理不当,两大体系日渐脱钩,世界将面临愈加严峻的风险,没有赢家。”
尚达曼认为,AI安全是中美可以合作的一个领域,双方都对这方面的治理感兴趣,无论是在医疗和交通体系的运营,还是避免引发军事冲突,防止自主化战争失控。
尚达曼指出,专家预测,不受约束的AI发展可能带来极其广泛,不可预见的结果,必须设立“防护栏”加以防范。但各国单凭自身力量无法应对这些风险,必须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国际联盟,共同推动AI的负责任发展与使用。
尚达曼吁各国参与AI安全政策对话 共建防护机制
尚达曼指出,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应参与AI安全的政策对话与科学交流,共同制定合理的防护机制。
他举例说,近日在新加坡首次于亚洲举办的国际表征学习大会,就吸引了来自美国和中国各约2000名与会者;同期举办的新加坡人工智能大会也汇聚了约100名顶尖AI科学家,包括众多中美学者。
“这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目前还没有关于AI安全的多边协议,但各国联盟必须尽快行动。我们不能等到确切知道AI风险的哪一部分会成为现实才开始应对,因为一旦等到那时,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