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发文称,“躺平式干部”直接侵蚀中共和国家事业根基、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提出应以制度保障激励担当作为,保护好干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开拓勇气和创新精神。

《求是》星期六(11月1日)发表题为《对“躺平式干部”必须说“不”》的评论文章称,“十五五”新征程上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无论是高质量发展的攻坚突破、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还是风险挑战的有效应对,都需要干部主动作为。

但是“躺平式干部”凡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政策执行打折扣、搞变通,让改革举措悬在半空、发展蓝图沦为空谈。文章指,这些干部使中共的惠民政策无法落地生根,削弱了中共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甚至动摇人民对干部队伍的信任,最终损害中共的执政根基。

文章认为,“躺平式干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深入剖析,并列出四大原因,分别为:动力不足、怕担责任、能力不够,以及制度不完善。

因此,文章指出,要以思想淬炼引领作风转变、以能力提升打开工作局面,并以制度保障激励担当作为。

文章进一步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强化责任落实的核心举措,要牢固树立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鲜明导向,坚决打破“铁交椅”、“太平官”现象,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

文章强调,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广大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特别是先行先试的探索实践中,难免会出现“磕碗碰盘”。应坚决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为担当作为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