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隔两年多,因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海问题而被中国政府全面暂停进口的日本海鲜产品,重新获准向中国出货。不过,目前只有少数日本出口商获准向中国出口海鲜,另外数百家企业还在等待批准。
2023年8月,日本政府批准东京电力公司把处理过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水倒入近海,中方以安全为由对日本海鲜颁布全面禁令。在被禁期间,日本不断向中方提出交涉,经中日首脑会谈后,中方今年6月宣布允许恢复北海道和青森县等37个地区的海鲜产品进口。至于福岛县和宫城县等10个县的农产品和海产品则仍被禁。
日本农林水产部长铃木宪和星期五(11月7日)在记者会上宣布,经两年多,日本首次恢复了对华的海产品出口,本月5日有六吨产自北海道的冷冻扇贝已运往中国。另外,有600公斤的青森县盐浸海参也将在10日空运到中国。
据发布,日本海鲜业者在对华出口前必须进行注册和提供样本。中方在6月份宣布解禁后,有697家企业提交了申请,但截至6日仅三家日本企业通过了氚等放射性物质的检测。
铃木在记者会上表示将努力让其余的业者都能获得重新注册。他同时敦促中方解禁剩余十个县(包括福岛)的海鲜以及恢复日本牛肉的对华出口。
中方:继续对日本水产品输华加强监管
中国6月宣布恢复进口日本海鲜产品时,日本首相是石破茂。据报道,日本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10月31日于韩国庆州与中国元首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谈时,也要求中方实现恢复进口日本海鲜。
据日本农林水产部数据,在中方禁令之前,中国是日本海鲜最大出口地,占日本海产品出口总量的22.5%。若加上香港的19.5%,输出量可达42%。其中,出口量最高的是日本扇贝,占总体的51.3%。
基于新年将至,日本方面估计中国的解禁将提高日本海产品出口量。但是,日方也察觉到中方还未放松警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五在记者上被问到关于日本海鲜对华出口的问题时说,中国将继续对日本水产品输华加强监管,一旦发现任何风险,将立即采取必要进口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