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读纪赟先生《金正恩北京行是谁的亮点?》(9月16日言论版),我对文中一些观点不敢苟同,愿在此分享。
纪文主要借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三国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同框,指中国战略错误,“选择站在俄朝一边,以为通过展示阵营可以增强自身安全,但却刺激周边国家加紧与美国结盟,最终使本身陷入更不利的安全困境”。这种说法完全建基于西方观点,充满冷战二元化思维,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
纪文的论述聚焦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九三阅兵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紧密互动,却无视还有3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人和代表,及其他国际组织官员出席这个阅兵典礼。这些国家来自中亚和南亚的上合组织成员、中东的伊朗、亚细安国家、东欧、东北亚的韩国及蒙古、非洲以及中南美洲。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甚至在解决国内爆动后,连夜赶抵北京出席典礼。这些大多是中国周边国家,也包括纪文提到的韩国。亚细安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所以,所谓刺激周边国家加紧与美国结盟的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
其次,俄朝两国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坐在C位(即中间位置),有历史正当性。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在1937年至1942年,是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军事干部,曾与中国军队一起抗日。俄罗斯前身苏联更是在抗日战争中,提供物资及军事支援予东北及西北的中国抗日军队,并直接在日本北方与日军开战。相比其他被日军占领的东南亚国家,俄朝两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更有历史渊源,成为阅兵典礼的主角也不足为奇。
至于中俄朝合体造成欧洲以及日韩与中国疏离的论点,也值得商榷。
英国和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是北约成员,80年来在防务、经济和科技上都以美国马首是瞻。美军更进驻日本与韩国,对两国的经济有很大影响力。1980年代日本经济规模逼近美国,却硬生生被迫接受美国主导的广场协议,造成后30年的经济衰退。特朗普2.0向欧洲和日韩挥舞关税大棒,这些国家还是逆来顺受。所以,在中美搏弈的地缘政治中,期望它们真心接受中国主动提出的合作,难如登天。
九三阅兵的亮点,不在于俄朝领导人,而在于中国向世人展示国家发展的实力——经济、防务、科技、人才培训、团结全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及贡献自身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和底气。
中国明白,过去50年来引领支持世界各国繁荣发展的公平正义规则和国际秩序已被打破。切合新形势,由大多数国家和区域组织制定接受的交往准则,并由改革后的联合国监管执行的多极世界运行秩序,必须建立起来。
作为当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与其能力相应的责任和世界各国分担这个重任。实力是一切担当的后盾。为鼓舞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警示竞争对手改变单边霸凌,中国通过阅兵和武器巡礼,展现先进的防务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以武止戈。此为一大亮点。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领导人莅临北京观礼,体现出中国公正平等互助互惠的大国风范。此为另一大亮点。
所以,九三阅兵的亮点,就在北京本身。
作者是本地退休资讯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