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高大上的晶片、菜桌上的大豆,不稀缺的稀土,再到特朗普最新抛出的食用油(一说是废弃食用油,即中国说的“地沟油”),中美在贸易战中各打各的牌。
这场无硝烟战争已超越关税范畴,从地上打到海上,接着可能打到天上。两国已开始互征港口费,特朗普还恫言,对波音飞机零件实施出口管制,言下之意,让中国购买的波音飞机飞不起来。
一天一个样,看似小孩玩家家酒,背后其实充满算计。各种牌中,晶片VS稀土是最关键的王牌之战,完全看准对方要害掐下去。花样越多也越能说明,中美经贸利益深度捆绑,可以吵到掀桌子,但都难甩掉彼此,至少近期甩不掉。
维持“斗而不破”的同时,双方也各自在台面下酝酿,采取行动减少对彼此的依赖,不让对方轻易找到掐点。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总理李强前阵子在美国与当地企业高管和学者见面时,形容中美关系像一对夫妻,“会争吵但最终彼此需要。”
若以夫妻来形容,中美这对夫妻应是发现跟对方要钱还给脸色看,所以赶紧私下各藏各的私房钱,免得有一天伸手要不到。这也形成中美边打边谈、时紧时松的局面。快频临破局时赶紧缓一缓,想把对方逼到墙角又硬起来,关键在于争取时间补强自身弱项,寻求自立自强。
完全脱钩代价太高,谁都承担不起,但部分脱钩肯定是进行式。双方都希望在操之于我的节奏下慢慢脱,好让自家相关产业有时间建立起来,而不是在脚跟站不稳时,就屡被对方攻个措手不及。
中国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后,外界第一时间纳闷,两国元首即将在韩国见面,北京怎么突然来个大动作,招致特朗普威胁以额外100%关税回应?
事实上,包括西方媒体在内,好些文章分析指出,中国非突然发难,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网络用语是:抄美国作业罢了。
中国这轮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就是效仿美国的长臂管辖,意在反击美国出口管制“50%规则”落地,因为这项新规将导致大量此前未被具体列名的中国实体受到管制。
中国这次出手狠准,连境外含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的物项,出口都须经核准许可,显然是要阻止世界各国所有与中国稀土相关的产品进入美国,不只打击美国科技产业,也打到美国军工科技业痛点,这应该是最痛的点。
中国抄的不仅是特朗普2.0作业,还可追溯至拜登政府,甚至特朗普1.0。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兴实施科技管制;2019年,把华为列入贸易黑名单。
拜登政府上台后实施“小院高墙”战略,2022年8月签署《2022年晶片和科学法案》,授权对美国本土晶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和减税优惠,同年10月又公布针对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一揽子出口管制新规。
中国积极学习对手,通过建立出口许可制度、向出口商发出警告等监控与执法,掌控了好些关键矿物的供应链;加工稀土关键技术,据称也掌握在中国手中;最后通过《出口管制法》、《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提供法律依据。2025年再遇老对手特朗普,稀土王牌正好派上用场。
稀土对垒晶片,既是一场关乎国运的竞争,也将冲击地缘政治格局,中美以外国家都将受牵连。荷兰的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直接成了中美经贸代理战的战场。
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是中企闻泰科技(Wingtech)。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据报施压安世半导体,要求更换公司的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否则将列入制裁名单。在荷兰政府宣布接管安世半导体后,中国又限制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产品特定成品零部件。
接下来,还会有多少个安世半导体事件的再版?
美国如果真要发展稀土产业,政府势必要强势介入落实工业政策,大概率也得借助盟友和伙伴力量,甚至可能把别人的铁杆兄弟也挖过来。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后,网上一度谣传,巴基斯坦利用中国的设备和技术,向美国出口稀土触发了新规,但中国外交部否认。
从杨洁篪2021年在阿拉斯加惊天一怒,当着美国人的面疾呼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到2025年直接向美国打出稀土牌,中国看来已认定,以战求和则无战,以和求和则失和,从朝鲜战争到当下贸易战,这才是应对美国之道。
在中美脱钩持续推进之际,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稀土与晶片对决,双方还有多少牌可以打?在脱钩过程中,谁会先用掉最后一张牌?
美国的核弹级王牌应是金融战。除了将中国企业从美国资本市场剔除,还可实施一系列金融制裁手段,甚至将中国踢出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但这是一张极具震撼性的牌,在非战争时期不太可能用上。
在双方都不敢随意丢底牌的情况下,台面上谈,台面下掐,部分脱钩进行式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将成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