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AI应用程式“千问” 过去一周下载突破千万

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宣布,其人工智能(AI)助手“千问”应用程式过去一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这一利好消息,推动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股价星期一(11月24日)收涨4.6%。

自三年前ChatGPT问世以来,美国科技公司大幅扩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持续升温。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科技企业更专注于应用端提升估值和盈利空间,目前尚未出现类似美国投资泡沫。

阿里星期一在微信公众号披露,千问应用自11月17日公测以来,下载量过去一周突破1000万次。这个应用基于开源模型通义千问(Qwen),目标是打造未来AI生活入口,不仅能智能对话,还具备事务处理能力,未来将陆续接入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多类生活场景。

彭博社指出,千问亮相刷新了近年来人工智能应用的用户增长速度纪录。三年前,美国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旗下ChatGPT以最快速度突破1亿用户,撇开脸书母公司Meta旗下社交平台Threads依托庞大社交网络资源而迅速增长,千问已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尤其是在ChatGPT尚不可用的中国市场。

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今年1月横空出世,引发全球对中国AI发展关注,阿里随即宣布未来三年将在计算资源和AI基础设施上投入约530亿美元。

中国官方今年6月披露,已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并上线提供服务,但整体对AI投入远低于美国。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统计,中国包括阿里、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在2023年至2025年总资本支出为1240亿美元,仅为美国同行6940亿美元的18%。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上月底表示,公司将为人工智能事业投入1.4万亿美元建设算力。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OpenAI估值约5000亿美元,但尚未盈利,预计2030年前难以收支平衡。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中国目前不可能出现类似OpenAI的高风险估值,美国AI泡沫主要源于上千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而中国尚未出现类似情况。他认为,中国AI发展仍需经历“大浪淘沙”,企业才可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到那时,才可能像美国现在这样出现投资泡沫。”

新加坡优势研究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帆受访时举例说,市场对阿里的估值仍主要基于传统电商业务,未充分反映其向AI驱动型企业转型的潜力。他指出,企业是否面临泡沫风险,取决于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上游晶片制造企业风险最先显现,因为产能扩张后短期难以收缩,而阿里更多布局中下游,包括建设大模型和推广应用。

香港《南华早报》引述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称,中国AI推动的股市上涨远未形成泡沫,因为科技企业仍可通过专注应用提升估值和盈利空间。他指出,相较美国专注算力,中国更多投入应用端,让投资者“相信中国在AI商业化方面的能力可能更强,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