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称,有网络杂音阴阳怪气“国家大事与月薪3000元的我没关系”,这种“荒唐认知”是受“公知体”洗脑和外部势力煽动,引起争议。
“浙江宣传”上星期六(11月22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不管月薪多少,国事连着家事》的文章。
文章称,近段时间国际大事不断,中国在很多事件中成为利益攸关的当事方,“十五五”规划、中日关系等大事引发网民广泛讨论。“但是现在有一些网络杂音,阴阳怪气地调侃‘这些大事与月薪3000元的我有什么关系’,试图带节奏撕裂国家宏观发展与个人境遇的联系”。
文章提到,“国家大事与月薪3000元的我没关系”这种认知并非今天才出现,并以“某些文化名人”不点名提及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说法,称这一言论曾广泛流传,但最终被现实打脸,成为网民笑谈。
文章认为,不管月薪多少,家国大事都与普通人紧紧连在一起,将国家与“月薪3000元的我”对立起来,“这种荒唐认知并非简单调侃,其中还埋了不少雷”。
文章细数,有些人总觉得外国月亮更圆。“在网络里,从言必称西方到现在言必赞越南印度,甚至连一些陷入中产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都成了部分账号交口赞扬的国外。这其中有营销号出于各种现实利益的推销和包装,也有一些人对中国面对挑衅实施对等反制政策的不满,利用各种信息差,胡编乱造、指桑骂槐。”
文章也说,有些中国人被舆论战所蒙蔽,每当中国遭遇外部挑战时,将国家与个人对立起来的杂音就会在网络里增多。“其中有不少内容就是舆论战、认知战的套路。一些外部势力千方百计想促成中国妥协投降,于是通过网络话语霸权来煽动普通人的非理性情绪,试图瓦解大家支持国家立场的共识。”
文章还称,有些中国人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没有看到中美博弈以及“十五五”规划等国家大事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联系,却热衷在网上当键盘侠。“有些群体深受‘公知体’洗脑,对国家的发展抱有偏见,遇事不决就喊‘这国怎’(这国家怎么了)‘定体问’(一定是体制问题),用各种节奏把个人与国家割裂开来。”
文章最后说,不必强求所有人都必须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但在国家民族大义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容不得“抖机灵”“秀姿态”,“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强自爱的炎黄子孙,面对任何外部挑衅,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和国家站在一起,这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
这篇文章发布后很快在中国网络引发争议。自称曾三获“中国新闻奖”的微信公众号“老萧杂说”,星期天(23日)发布《不必强求月薪三千者仰望宏大叙事》一文批评道,“浙江宣传”是居高临下的评判,而不是设身处地的共情。
“老萧杂说”认为,月薪3000元群体多为中国基层劳动者,日常生存压力已构成对社会的直接贡献,快递员维系物流命脉,环卫工人保障城市运转,家政服务支撑家庭基本需求;要求他们在承担基础劳动的同时,再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政治参与责任,实质是责任转嫁的变相道德绑架。“与其跟他们大谈国之大事,不如付出更多努力改善其现实境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劳动权益保护。”
“老萧杂说”写道:“将舆论场上的不同看法定义为网络杂音,甚至污名化为公知体,实则是压制合理关切,暴露出某些官媒的沟通傲慢。”
“浙江宣传”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2022年5月上线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在当年底中国多地爆发反冠病封控示威后,因一篇呼应了当时民众情绪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文章走红全国。
“浙江宣传”总编辑李攀今年2月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战线》撰文称,“浙江宣传”坚持“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已成为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张名片和主流舆论场上的重要力量,并指不少年轻网民称“浙江宣传”是他们的“互联网嘴替”。
不过浙江省会杭州市余杭区今年7月爆发自来水异味被疑“粪水”风波后,时常引导中国网络舆论的“浙江宣传”,却避谈“屎到临头”、“直把杭州作‘便’州”的汹涌舆情,转而大聊“脱口秀滑向性别对立”,引发大量网民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