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模型在美国悄然崛起 多家科企采用

(吉隆坡讯)中国的人工智能(AI)模型正在美国悄然崛起,凭借性价比优势被多家美国科技公司采用,显示华盛顿的先进晶片出口管制措施,未能阻止中国科企能力向硅谷巨头靠拢。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一些程序员最近在社媒发文说,有证据表明,美国两款流行的编程助手Composer和Windsurf是基于中国模型构建。

此前,民宿出租平台爱彼迎(Airbnb)首席执行官切斯基(Brian Chesky)10月称,公司选择采用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的千问(Qwen)模型,而非美国AI公司OpenAI的ChatGPT,还称赞这款中国模型“又快又便宜”。

风险投资公司“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首席执行官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也透露,公司已将大量工作转至中国AI起步公司“月之暗面”的Kimi K2模型,因为它“性能更强”,还比OpenAI和美国AI巨头Anthropic的模型“便宜得多”。

美国艾伦AI研究所科学家兰伯特(Nathan Lambert)称,尽管许多美国公司一直不愿公开使用中国技术的情况,但一些受到追捧、高估值的美国AI起步公司,已在使用千问、Kimi、智谱(GLM)或深度求索(DeepSeek)等中国模型进行训练。

兰伯特说:“中国的开源模型已成为美国初创公司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AI科学家沃尔什(Toby Walsh)认为,这些中国模型的成功表明,出口管制未能限制中国的发展。“管制反而促使中国企业更加善于应变,研发出更小、能在老一代硬件上训练和运行的更优模型。正所谓需求乃发明之母。”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