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加大对公民海外收入的征税力度,北京和广东等四省市的税务部门同时发出统一模板公告,称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居民开展引导规范。
北京、福建、广东、四川四个省市,以及福建厦门、广东深圳的税务部门,星期二(11月11日)下午4时同时在官网发出内容几乎一致的公告,称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居民个人开展引导规范,并曝光了六起典型案件。
其中,四川税务部门根据大数据线索,发现境内李姓居民存在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缴税疑点,税务机关进行提示提醒和政策辅导后,这名纳税人配合自查整改,补充申报境外所得并补缴税款、滞纳金合计665.9万元。
福建一名刘姓居民,也被税务部门根据大数据发现存在境外收入未申报缴税疑点,最终补充申报境外所得并补缴税款、滞纳金合计561.45万元。
中国税务部门提醒,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未依法申报境外所得的居民个人要及时申报缴税;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如果发现自己此前申报存在问题,特别是少报、漏报境外所得的须及时补正,及时消除涉税风险。
公告称,中国各地税务部门在发现纳税人存在涉税问题后,将通过提示提醒、督促整改和约谈警示等方式,提醒督促纳税人整改。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纳税人,情形严重的可能被税务部门立案检查,进行处理处罚,对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将公开曝光。
官媒新华社引述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称,中国已参加国际间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制度(CRS),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利用CRS可获取居民个人境外金融账户相关数据,通过与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比对,中国税务部门可精准有效发现少报境外收入的行为。
彭博社报道称,最新的进展表明,中国政府并未放松追缴境外交易的税收,并防范规避资本管制的行为。随着土地出售收入枯竭、中央又压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政府部门正寻求更多税收来源,以缩小创纪录的预算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