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厂离职”在中国互联网平台成为流量密码,长沙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因指使员工在小红书平台假冒“字节离职员工”发笔记引流,兜售课程,被判罚5万元人民币。字节跳动调查后发现,有很多帖子作者从未在字节工作,背后是一些培训机构在借公司名义引流卖课。
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推广其培训课程,通过招聘软件招募引流员工,并指使员工在小红书平台发布多篇笔记。其中两篇笔记标题多为“再见字节,月薪4w还是离职了”,首图均为一名女性站在突出显示“字节跳动”企业名称的背景墙前。
发帖人同时在笔记置顶评论中自称原告公司“离职员工”,并虚构就职经历,以“招收学员学习计算机技能”为由,将用户引流至微信。后来,被告通过微信向引流用户推销其开设的售价7880元的Python系统培训课程。
长沙开福法院星期一(9月15日)判决,该公司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赔抖音5万元并登报道歉。
据第一财经报道,抖音副总裁李亮表示,社交媒体出现大量“大厂员工离职”贴文,实际作者从未在字节工作过,背后是一些培训机构在借大厂名义引流卖课,提醒网友对信息加强鉴别,“大厂离职”“大厂内幕”不一定是真的。
字节跳动调查后发现,有很多帖子作者从未在字节工作,背后是一些培训机构在借公司名义引流卖课。李亮指出:“这当中,部分机构反复发布此类虚假帖子,无奈之下,我们起诉了其中比较猖獗的一家,最近获得了法院的判决,认定这些行为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财新网报道指出,小红书常有用户发布包含字节跳动离职留念照片、工卡等元素的图片,分享从公司离职的经历和感悟;或以“已离职,知无不言”为话题,和网友讨论工作经验。近年互联网行业人力收缩明显、流动性大,社交媒体上的求职信息本就有市场。但字节跳动却一直是一家“神秘的公司”:其业务动向、战略规划对外透明度并不高,且公司设置严格的信息安全制度规避员工公开表达,形成了信息差,为此类虚假内容引流创造了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