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堪培拉综合电)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在最新报中告称,澳洲必须从过去的游击叛乱中吸取教训,并采取“非常规威慑”政策,以应对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威胁。
根据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澳洲将在15年内向美国购买至少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并最终建造自己的核潜舰。但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星期三(10月15日)发布报告警告,在这之前,澳洲将面临很大的国防缺口。
报告写道:“根据AUKUS协议采购核动力常规武装潜艇的中期计划旨在遏制冲突,但这无法解决在来临五年高风险期(2027年至2032年)内维持威慑力的短期问题。”
报告提到,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已指示人民解放军,在2027年前为攻打台湾做好准备。报告还说,澳洲在传统上对“强大盟友”与延伸威慑的依赖,如今似乎已不再可靠。
不过,报告也称:“澳洲有办法填补当前的威慑缺口:我们只需跳出传统思维框架。”
ASPI承认,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对手,澳洲无疑处于劣势,但从过去的游击战,如1990年代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与俄罗斯的战争来看,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重创强大的敌人。
报告写道:“历史证明,创新的理念和非对称的能力,可以在冲突前和冲突期间发挥威慑作用。”然而,澳洲现有威慑理念并无法应对来自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政策政权的竞争。
报告说,中国正日益频繁地使用所谓的“灰色地带”战术,包括网络战、胁迫、颠覆等不构成战争行为的手段,这表明澳洲须制定更加灵活且反应更迅速的政策。
ASPI建议澳洲借鉴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提出的“毒虾论”,以及所谓的“豪猪战略”。
李光耀曾将新加坡比作一只有毒的“小虾”,让企图占便宜的“大鱼”吃苦头。瑞士和波罗的海国家实施的豪猪战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分散防御资源、加固基础设施、训练国民预备队等方式,使潜在入侵者面临高昂代价与旷日持久的战事。
报告指出,澳洲既不是微型国家,也非内陆国家,因此不一定要完全复制这些策略,而是应学习它们的精神,以非常规的方式来作战与威慑敌人。“无论是单方面实施,还是与盟友和伙伴共同实施,把常规和非常规策略结合执行,都可能会产生比各部分单独实施有更大的综合威慑效果。”
澳洲正加快军事建设,并计划逐步把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提高至2.4%。不过,这仍远低于美国要求的3.5%。五角大楼警告,若不进一步增加军事支出,澳洲恐无法履行对AUKUS的义务,并可能因此变得脆弱。
与此同时,购买核潜艇计划的巨大费用,在澳洲国内引起了争议。据澳洲政府估计,这项计划可能在未来30年内耗资高达2350亿美元。一些人认为,围绕澳洲国防战略的讨论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但也有担忧认为,澳洲为应对潜在冲突所做的准备仍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