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正处于重大的过渡期,逐步迈向“后美国”秩序和多极世界的时代。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提醒,美国不再愿意担任国际秩序的担保人,目前也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或意愿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过渡过程将“混乱且难以预期”。
黄循财星期二(10月21日)在总统府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哈拉夫(Roula Khalaf)专访,报道于星期四(23日)刊登。他在近半小时的专访中,谈及国际秩序的变化,并强调新加坡必须和理念相近的伙伴共同采取行动,为新的多边框架奠下基础。
黄循财也在访问中,发表对中美关系、亚细安的角色、美国关税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以及人民行动党党内更新等议题的看法。
全球正处为难境地 旧规则不适用新规则未确立
黄循财指出,全球正处在一个为难的境地,旧的规则不再适用,新的规则却尚未确立。“我们必须为前方更多动荡做好准备。”
他也说,中国当前仍是个面临许多国内挑战的中等收入国家,无法也不愿意取代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新的全球领导者尚未出现,当前混乱的过渡期可能维持超过十年。
新加坡不能被动地等待事情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黄循财强调,新加坡不能被动地等待事情发生,或期待船到桥头自然直。他说,新加坡现在就必须采取行动,做好规划,并和其他理念相近的国家一起进行投资,应对全球共同议题,同时建立新的经贸联系,维持自由贸易的势头。
黄循财指出,不论美国会否加入这些计划,各国都必须继续推进,并希望美国假以时日也会参与。“但面对不确定和不可预期的局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马上采取行动,为新的多边框架打下根基。”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美国长期被多国“占便宜”为由,今年4月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大规模的“对等关税”。
黄循财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推动多个国家进行反思,积极的结果是,多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维护自身的安全拨出更多资源。“我们担心,这些举措同时意味着,当前的国际秩序会削弱,并且没有回头路。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多极世界”。
他提醒:“多极化本身并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让各国共同合作、确保共享繁荣与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可以一起做些什么来促成这样的稳定框架。”
至于该如何建立新的多边框架,黄循财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强化并振兴世界贸易组织等现有机构,以及探索新的合作路径。
新加坡今年9月与新西兰、文莱、瑞士等13个中小规模经济体伙伴国,宣布建立“未来投资与贸易合作伙伴关系”(Future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Partnership),共同推进开放和公平的贸易。
黄循财以此为例指出,重点不是各国汇集起来签署自贸协议,而是由此探讨各国能提出哪些新的做法,例如通过标准化规则、条例、海关和文件等,由此促进投资,让企业更容易在不同的经济体之间操作。
他说:“如果我们未来能推出这类新措施,我们或许可以把它多边化,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一部分。”
在中美关系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称,他预计会在10月底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和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会面,届时中美两国可能达成贸易协议。
黄循财希望两国能达成协议的同时,也担心这不一定是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战略协议。“但即便只是建立某种防护栏来管理经贸关系,也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
黄循财提醒,中美若尝试全面脱钩,两国经济都会受到极大损害,也会为全球经济增添极高的不稳定性。但若中美能找到共存的方式,“新加坡和所有亚细安国家就有能力应对这个新环境,我们也因此能继续与美国和中国都维持关系”。